top of page
搜尋


【大埔舊墟的鳳凰涅槃】
大埔舊墟歷經繁華與衰落,如浴火鳳凰, 今得以重生。其中故事肇始可從 1892 年 的「大埔示諭」碑刻得知。碑文內容如下: 欽加同知銜,署理新安縣事,候補縣正堂 加十級紀錄十次,鄧為出示曉事,現據職監鄧履中等呈稱,伊祖於萬歷年間,在大埔建立孝子鄧師孟祠。至康熙 11...
T Post
2021年6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15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滘火車站及碼頭 林家聲父親曾是站長】
大埔滘位於元洲仔以南,馬料水以北,是大埔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 在地理名詞來說,「滘」是水相交之處, 可以想像其自然環境。 大埔滘有火車站及碼頭,大埔滘碼頭在 20 年代,每天早 上 7 時 15 分,都有一班渡輪往深圳的沙魚涌,可以看到當年碼頭的經濟地位,促進兩地貿易,帶動...
T Post
2021年6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75 次查看
0 則留言


【七度重修寶誕巡遊 大埔舊墟天后宮】
大埔舊墟天后宮位於舊墟汀角路,是大埔頭、南坑、新圍仔所屬「聯益鄉」的祭祀中心,亦為香港歷史最悠久天后廟之一,香火甚為鼎盛。農曆 3 月 23 日是天后寶誕, 水陸善信都會到天后廟酬神許願,往時大埔每年都在天 后廟前搭起戲棚大演神功戲。由於廟前已是海邊,戲棚...
T Post
2021年5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62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的一個傳奇——太平地氈廠】
香港太平地氈廠於 1956 年由港督葛量洪爵士主持開幕, 地址是新界青山道二十二咪藍地張園別墅,屬民居建築。後來張園別墅於 1962 年發展成妙法寺。 由於太平地氈廠開設於住宅地段上,政府要求地氈廠覓地他遷。 50 年代政府將大埔南坑規劃為工業區,並在 1957...
T Post
2021年5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46 次查看
0 則留言


【新界三大盛事之一 —— 大埔龍舟競渡】
50、60 年代,新界有三大民間地方盛事,一為大埔龍舟競渡,二為元朗十八鄕天后誕之會景巡遊,三為長洲搶 包山與飄色會景巡遊 。 30 年代末,大埔沿海村民,如船灣、汀角等地,已經有 扒龍船活動,不過沒有龍船裝置,只是用長身的刮魚船...
T Post
2021年5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5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梅樹坑的山水傳奇】
大埔梅樹坑是一塊廣袤的寧靜山村,南鄰錦山石鼓壟, 北接林村三渡坑,林村河(大坑)蜿蜒在東面流過, 與大埔頭水圍村隔河相望。 梅樹坑地名的來由,並無定論。據饒玖才先生《香港 地名探索》,對坑的定義為地洞或深谷,在香港通常 解作水渠或山間水澗。而那裏確實有一條山澗由山邊...
T Post
2021年4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74 次查看
0 則留言


【10 年發展大埔新市鎮 運頭塘與運頭塘邨的歷史發展(下)】
1983 年大埔墟新車站建築完成,並規劃好交通運輸地 點,巴士站、小巴站、停車場等等。但似乎沒有設計行 人通道,令居民覺得由大埔墟前往新火車站,遙不可及。 新火車站由 1981 年發展至 1983 年間,這兩年內,運頭 塘居民沒有生活大變化,仍是居者居其屋,耕者耕其田。...
T Post
2021年4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0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運頭塘與運頭塘邨的歷史發展(上)】
大埔運頭塘邨毗隣大埔墟火車站,交通極為方便。而火 車站的興建是 80 年代的事。追溯到更早這地段一帶只是 一塊由大埔河懷抱的農田和村莊。這裏有運頭塘、陶子 峴、白橋仔、桃源洞等村。根據新界原有鄉村名册中, 沒有運頭塘的名字 。大埔七約成立之時,運頭塘亦不屬 於任何一約。...
T Post
2021年4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55 次查看
0 則留言


【先後兩批到港E6X1 - 194 Enviro500 MMC 12.8 米】
九巴於2018年10月5日訂購34輛歐六配置12.8米 Enviro500 MMC,其後再於翌年 2 月 18 日增訂 56 輛, 用以取代部份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SV 及 3ASV)、未 有續牌的 2001 年丹尼士三叉戟 10.6 米(ATS)、提早 退役的...
T Post
2021年4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8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頭與水圍盆菜同出一源】
新界盆菜的起源,相傳是和宋帝昺南下香港有關,因當年村 民用木盆向落難皇帝奉上食物而來。圍村在祭祀、嫁娶、生 日等都是會以盆菜宴為主,這是圍村傳統習俗之一。盆菜食 材會依喜慶(結婚,生子,壽宴),祭祀(拜山)而有改變, 亦會因製作豐儉而有所不同。...
T Post
2021年4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5 次查看
0 則留言


【敬羅家塾 ( 下 ) 復修工程獲獎】
敬羅家塾的全面復修工程於 1998 年 11 月 3 日正式動工。 上樑儀式在中國傳統建築修葺工程中是重要環節,儀 式在 1999 年 6 月 3 日舉行,村中父老皆有出席。 敬羅家塾修葺前,天面有多處裂縫,所有木樑均被白 蟻蛀蝕,牆壁因長期潮濕而變得十分殘破。除修葺破...
T Post
2021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區最具規模古廟之一 林村天后廟】
林村鄉是香港新界大埔區林村谷的一個地方。北面為大刀屻、西南為大帽山,中間被通往 錦田的林錦公路貫穿。林村於南宋時期的 1287 年開始有人定居,現時有 26 條鄉村,雖地 名以林姓為名,但村民並非以林姓最多。最早建立的鍾屋村,村民姓鍾,大約在 700 多年...
T Post
2021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93 次查看
0 則留言


【敬羅家塾(上)大埔頭村鄧族宗祠及家塾】
敬羅家塾位於大埔大埔頭村,是該村鄧族的宗祠及家 塾。新界鄧族祖籍江西,後還居錦田,再分支到龍躍 頭、廈村、大埔及屏山等地。鄧元亮房一支於 13 世紀 時遷居至大埔頭,建立水圍村。水圍村四角均建有炮 樓,圍內村屋排列井然。20 世紀初,因興建九廣鐵路,...
T Post
2021年3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6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年桔的故事】
一年容易又新年,送鼠迎牛,過去一年,香港以至全世 界乃是多事之秋,瘟疫橫行,一波又一波,市民憂心又 擔心。很快又來到春節,又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節日,除漢族外,滿、蒙、古、瑤、壯、白、高山等十 幾個少數民族都有過年的習俗,而且都各有各特色。但...
T Post
2021年2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501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桃花園的前世今生】
唐朝詩人崔護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題都城 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的確桃花開放是和春風有關,節氣中立春是桃花 綻放的動力。這是一般花農都會知道的常識,以 此控制花期是否合時。 香港的桃花有 3...
T Post
2021年2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882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頭老圍(水圍村) 農田曾是黃金地段】
鄧族自明代開始已經居住在水圍(大埔頭老圍)。滿祖 之後鄧宣護生二子,名為敬章與敬羅,敬章公乃水圍渭 陽祖之一世祖,而敬羅公則為大埔頭流光堂之一世祖, 明代至今已有 14、15 代傳承矣。 昔日大埔頭與水圍本屬一鄉,英國人建鐵路時從中一分...
T Post
2021年2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5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靈山勝境於斯現」小靈山靈顯法院】
東普陀寺住持茂峰老和尚座下了海法師,潛修 佛學,甚具慧根,並得到器重。有感末法眾生 顛倒夢想,民生塗炭,遂萌佛法改造人生之念 。50 年代,茂峰法師在大埔石鼓壟附近覓得 佳地,囑咐了海法師興建道場,法師肩負佛陀 之大無畏精神及茂峰上人之心願,在當時交通...
T Post
2021年1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10 次查看
0 則留言


【50 年代興建 橫貫新界東西林錦公路】
1949 年政府公布,於林村鄉興建一條公路,通往錦田直 達元朗 ,途經 16 條圍村,全長 12 哩。建造新公路原因 在發展及改善新界林村鄉及錦田鄉十多條圍村的農務事 業; 在大埔公路交通配合下,可發展更完善的運輸網络 。新公路完成後將會大大改善新界東西方向交通,由大...
T Post
2021年1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76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