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大埔年桔的故事】


一年容易又新年,送鼠迎牛,過去一年,香港以至全世 界乃是多事之秋,瘟疫橫行,一波又一波,市民憂心又 擔心。很快又來到春節,又稱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節日,除漢族外,滿、蒙、古、瑤、壯、白、高山等十 幾個少數民族都有過年的習俗,而且都各有各特色。但 是,粵港澳地區一直保存傳統,在春節期間的擺設總離 不開「桔」,金金燦燦,充滿喜慶氣氛。


相當喜歡過年的喜氣洋洋,「桔」與「吉」是諧音,中 國人傳統一直喜歡吉祥,不論在家、公司、商舖都擺放 年桔,既美觀,又寓意大吉大利。而且,有些傳統習俗 在新春與親友拜年時,更會用桔子互相贈送,希望在新 的一年大吉大利討個好兆頭。認知中,過年總有「桔」 常伴,去到哪裏都會見到黃澄澄的盆桔,又圓又密,像 金元寶一樣,想起大埔在林村谷一帶有不少農場,一到 新年便出現桔海,充滿春節氣氛,率先走入林村一睹金 燦燦的美景。


沿路走入林錦公路,看到大多數花場都在路邊顯而易 見。首先有近較寮下村的生苑花園、新塘至坪朗一帶的 文記園、根記農場、順發花場、就記農場、永發農場, 後有近麻布尾村的強記花園、成記農場,以及寨乪的彬 記農場等等,各有各所長。據有半世紀種植經驗的朱森 先生所說,香港的種花園藝技術,全部來自上世紀 50 年 代由內地來港的花農,是那時候香港才發展種花業。以 前新界農村的農人只會種禾、種菜,不懂種花,所有種 花技術都是由內地來港的花農發展。自上世紀 70、80 年 代開始,香港本地花農開始種桔,既做零售,又做批發, 種桔的數量相當厲害,就以一個農場計算,每年新年會 種 5000 盆桔左右,批發量佔九成,剩下一成才作零售。


80 年代後,因為內地改革開放,以前國家統一,做得好 不好,收入都沒分別。但如今自己可自主,年花種得好、 種得美,收入便很豐盛,這些內地花大量賣來香港,便 影響到香港市場,後期內地年花更愈賣愈便宜,導致香 港花農沒有生存空間。千禧年之後,香港花農已不再自 行栽種,因為自己種花,成本比在內地買回來的更貴, 花農寧願到內地買花回港零售;而且種桔風險高,比如 種 100 盆或 1000 盆,不是所有都有收成。桔在 7、8 月 會開花,做一個技術名叫「制水」,但是如果遇上下大 雨,便做不到這種技術,收成可能只剩一半。既然內地 桔便宜,倒不如買回來;另外,也有花農本身有要求, 而又有客人要求水平高,花農便先在內地買桔苗,先種 半年,待長至人般高,再在制水時段搞技術,然後在港 繼續栽種,等待開花結果。這樣種少半年,人工與成本 便可減少。還有第三種模式,就是在農曆年前兩三個月 先把桔買回香港,令桔有時間適應香港氣候和溫度。


在林錦公路,「文記園」和「強記園」可以說是大規模 的花園;款式多、種類多,而「文記園」的蘭花更是自 己種的本地種,一年四季都經營,多年老字號。其他花 場亦有林林總總的盆桔、蘭花、菊花、桃花,若果未買 新年擺設的你,不妨到林村走走,尋找心儀的盆桔!


【種桔小知識 】


其實所有桔種,大多數根部都是檸檬, 為什麼呢?因為檸檬生長力強盛,桔仔 則較差,所以一定要駁枝,桔仔生長便 會花盛,這是花農總結出來的種植經驗。 如果只用桔苗去種,種 3 年也不大,但 如用「挨桔」技術駁枝,桔樹根部用檸 檬作底,桔子便會長得好,所以,無論 任何桔種,包括金桔、龍膽、四季桔等, 全部都是這樣種植。







撰文:盧卡斯

攝影:盧卡斯、李彤昕

資料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50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