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19隊伍8架花車新馬師曾演粵劇】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慶祝太和市建立 75 周年遊藝大會(下) 大埔會景巡遊隊伍共有 19 隊,其中有花車 8 架。 第一架出場的是大會領導巡遊花車,主要是領航作用,讓巡遊隊伍有所依隨。車上設有揚聲器廣播,指導或向花車發出訊息。...
T Post
2022年6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78 次查看
0 則留言


【昔日大埔漁場「船灣海」鉛華盡洗】
香港第四大漁區大埔的 4 千漁民,對船灣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們不得不離别這個海灣,因為耗資 5 億 5 千萬元的淡水湖工程即將接近完成階段。 船灣海面積有 55 個维園那麽大,水深 6 潯(約 11 公尺),風平浪靜,是魚類棲息繁殖的好地方,向有「漁塘」之稱,盛產黃魚和立...
T Post
2022年5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9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沙螺洞的變天與復歸自然(下) 】
沙螺洞三村東園學校於 1967 年 7 月舉行畢業典禮及新避雨亭落成典禮,恭請大埔副理民官韋能信親臨剪綵及授憑頒獎,建避雨亭的目的是當下午班學生抵達學校之後,而上午班學生還未放學之時,作為避風避雨避烈日之用。 在建造華龍避雨亭期間,英兵派岀第 29 隊運輸中隊,用 30...
T Post
2022年5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8 次查看
0 則留言


【最綺麗鄉村山路 沙螺洞的變天與復歸自然 (上)】
饒玖才的《香港地名探索》洞亦作垌或峒,有下列幾個解法: ( 1 )山嶺中自然形成的洞穴。如張保仔洞,是漢語的傳統解法。 ( 2 )鄉村的名稱,相信是由壯(僮)語粤化而成。壯語指四周環山,地勢相對平展,適宜耕作棲息之地,如沙螺洞。...
T Post
2022年5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11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被遺忘的歷史二三事】
一塊失傳的大埔示諭石碑圖片,帶出了一個孝子祠的故事。 大埔示諭在光緖 18 年(1892 年)立於大埔舊墟鄧孝子祠內。其中碑文內容中有:「欽加同知銜,署理新安縣事,候補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鄧,為出不曉諭事,現據職監鄧履中等呈稱,伊祖於萬曆年間,在大埔建立孝子鄧師孟祠。至康...
T Post
2022年5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09 次查看
0 則留言


【《林村誌》紀事南華莆村地靈人傑】
在 2017 年林村的太平清醮盛典舉行時,由林祿榮主編的《林村誌》亦同時出版了。書中對林村鄉的記載鉅細無遺,主要有林村史蹟,文化歷史,林村 26 條村及林村著名人物的名譽榜等。其中對南華莆村的歷史及人物着墨頗多,以下文字全是筆者從《林村誌》中撮錄,一則向《林村誌》致敬,一則...
T Post
2022年4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3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基督教在大埔的福音傳頌(下)】
在 50、60 年代艱苦及前景不明朗年代,教會福音的確是一股暖流,正能量地溫暖人心,帶領信徒尋找人生路向。教會中最勞苦功高的可算是主日崇拜的主講員,他們是牧師或教士,傳頌耶穌基督,宣講神的福音真理。 中華基督教會主日崇拜主講員:...
T Post
2022年4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63 次查看
0 則留言


【基督教在大埔的福音傳頌(上)】
基督教在大埔福音傳頌超過 100 年。 中華基督教會大埔堂的發展:在林村大菴村民張懷來穿針引線下,中華基督教會於 1907 年在林村建懔遵堂。1911 年中華基督教會在大埔富善街 62 號設立會堂。1920 年教會自購瑞安街 18 號作為堂址。 1938...
T Post
2022年4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66 次查看
0 則留言


【位於林村谷群村中部 村前有魚塘得名塘上村】
「塘」字部首從土不從水,其原意是堤岸,後引申為水池水塘。據饒玖才的香港地名探索:塘有兩個意思,一為廣闊而平坦,中央稍為低陷的地方,二為海面(蛋語解法)。而大埔林村塘上村早期叫塘面村,也許可以作簡單理解為塘上面的村。 據 2017 年林祿榮編的《林村誌》資料:...
T Post
2022年4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77 次查看
0 則留言


【坑下莆村與 60 年代林村槍戰】
20 世紀 30 年代,《野外香港歲時記》一書中提及「(林村)山谷中部有一低矮而平的山丘,長滿樹木及開揚的公地。山丘兩邊遍佈禾田及菜田,林村河由西北流向東南,連貫細密小水網,灌溉農田。……坑下莆村背靠前面提及的長滿樹木的低矮平山丘之尾。」...
T Post
2022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412 次查看
0 則留言


【 大埔頭鄉與法定古蹟「敬羅家塾」】
大埔頭鄉最早的位置是在如今近林村河的水圍,又稱大埔頭老圍,後來由於鄉中子孫繁衍,人丁往如今近山位置聚居。在 20 世紀初公路與火車路相繼建造,將一鄉從中截斷分隔,於是近河的被稱水圍村,近山的被稱大埔頭村。 據大埔頭鄧氏的歷史源流描述如下:...
T Post
2022年3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90 次查看
0 則留言


【由「曬死雞」到許願樹 傳奇的林村放馬莆】
放馬莆是林村一個很富傳奇的地方,擁有很多著名的景 觀。有歷史悠久而且香火鼎盛的天后廟,有林村第一間公立學校,更有香港人都熟悉的許願樹。 林村鄉 26 條村莊,村民有一姓,有兩姓或三姓的,而放馬莆是由麥和黃二姓聚居, 黃姓部份族人是由大陽輋村遷過來。 30...
T Post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4 次查看
0 則留言


【船灣淡水湖工程與三門仔新村】
故事應從政府建造船灣淡水湖說起,由八仙嶺俯瞰船灣海岸,船灣半島的尖角向東伸出有一堆島嶼,大部份是沒有淡水的孤島,很少村落。 淡水湖工程原先計劃需要建築四條海堤,將整個船灣海封閉。建築海堤第一處地方名叫做乾船澳,又名乾船塢,...
T Post
2022年3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6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普益街與令人津津樂道大牌檔】
普益街位置原是林村河囗岀大海河道,大埔的街道早在 30 年代已開始發展,並在 60 年代擴展,堆填出更多近 海土地。 30 年代,政府出售一大塊土地給中華電力公司作為新界總部(地皮是位於普益街與廣福道之間,面對寶鄉街),...
T Post
2022年2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56 次查看
0 則留言


【泮涌為碗窰谷14村莊總出口】
泮涌位於大埔墟南面,與大埔墟鄰接,泮涌為碗窰谷地 14 條村莊的總岀囗,村莊為: 桃源洞、白橋仔、陶子峴、 山塘、馬窩、荔枝山、上碗窰、下碗窰、新屋下、半山洲、 元墩下、老劉屋、打鐵屻、燕岩。而出大埔墟全靠一條火車橋底的拱門隧道,隧道最初設計只是行人的,和大...
T Post
2022年1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96 次查看
0 則留言


【曾是交通黑點 大埔頭拱門行車隧道】
所謂拱門,就是上端呈弧形的門。1910 年九廣鐵路興建時,在大埔的鐵路線上村落加建了兩個拱門隧道;在泮涌的是行人,在大埔頭的是行車。 車輛沿大埔道來往大埔與粉嶺上水之間,均需穿越大埔頭拱門隧道而過。1953 年 1 月大埔頭拱門隧道,有一輛軍車因天雨路滑兼路面狹窄,轉彎之時...
T Post
2022年1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97 次查看
0 則留言


【李福林將軍與大埔康樂園】
在大埔康樂園東西兩路交界位置,有一個小山坡,埋葬了一位綽號「三武鵝五」和「李燈筒」的中國陸軍上將李福林。李將軍的一生有精彩事迹,從墓碑碑文記載, 將軍生於公元 1872 年(清朝同治 11 年),終於公元 1952 年。 1924...
T Post
2022年1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85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天主教堂百年歷史】
大埔錦山忠信里 60 號山頂的位置,有一座白色平平無奇的石構建築,歷史卻很悠久,名為天主教聖安得肋堂,有着一段滄桑的故事。 這座白色兩層高的樓宇是由天主教團體於 1923 年買下土 地,1926 年建成作為教堂之用,當年錦山大部份土地都是 賣給外地人建別墅。...
T Post
2022年1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6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商會的百年滄桑】
2021 年剛是大埔商會成立 100 周年,際此回顧百年往事。 大埔商人鄧勳臣、黄熾南、張義恩、馬耀庭、張大貴、 俞宏波、鍾廣文、黃建文、李培基、盧群芳等在 1921 年 倡建大埔商會。目的是團結市內營商的舗戶,並維持富 善街一帶的治安,設有巡更制,由商會僱用看更巡邏及...
T Post
2022年1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3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太和市水井井神與大埔墟早期供水】
大埔太和市(富善街)成立之初,有商舗 40 間,多是前舗後居。居民飲用的水來自安富道與崇德街之間的一囗水井,現今水井尚存,只是已沒有人飲用,井口基本上是封閉了。 水井水源充沛,水量足以供應整個大埔墟的商舗;井水 除供食用外,還會作洗衣,發芽菜,做豆腐及建築用水等等。昔日商舗...
T Post
2021年12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67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