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運頭塘與運頭塘邨的歷史發展(上)】


大埔運頭塘邨毗隣大埔墟火車站,交通極為方便。而火 車站的興建是 80 年代的事。追溯到更早這地段一帶只是 一塊由大埔河懷抱的農田和村莊。這裏有運頭塘、陶子 峴、白橋仔、桃源洞等村。根據新界原有鄉村名册中, 沒有運頭塘的名字 。大埔七約成立之時,運頭塘亦不屬 於任何一約。


大埔河從大帽山打鐵屻發源,流經碗窰出海前,往內灣 方向繞過農田、魚塘、沼澤而岀海口,由此想像,農田 多是河道沙石堆積而成 。


40 年代的運頭塘,一如普通的村落,農地多,房屋少。 房屋主要集中在近九廣鐵路旁三角位置(近春暉園), 對岸山塘村寮屋也是寥寥可數。到了 60 年代初, 寮屋 數量大增。和其他地區寮屋數量增加迅速一樣,原因之 一是 50 年代開始內地人大量南遷。原因之二是歸咎於當 時寮屋的政策。50、60 年代政策原則是不能非法蓋搭寮 屋的; 但寮屋一旦建成後則不會清拆,並會登記入冊成 為臨時房屋 。何謂一間寮屋呢 ? 定義是一間建築物有床 及枕頭被鋪,會視為一間完整的屋。所以很多村民都會 在星期六,日假期,多找人手匆忙的蓋搭簡陋寮屋 。 即 是說,三兩日時間便要建造完成一間寮屋,即時入住。


80 年代初算是運頭塘的最後光輝歲月,工廠、寮屋數量 多不勝數。其中就有保和堂藥舖,柱興餅舖,在運頭塘 製蓮蓉做月餅,送到富善街舖頭銷售。漢廬頗具規模, 屋主劉漢明是大埔蔬菜界舉足輕重的人物。其餘建築, 大部份是鐵皮木屋,只有少量寮仔部漆上黃油的石屋。

80 年代鐵路局為配合大埔新市鎮發展,在運頭塘興建新大埔墟火車站,亦展開了大埔墟南部的漫長而龐大的建 設工程。


1981 年開始,有關部門將山塘村一半地方削山進行取 泥。並將運頭塘的魚塘,農田及全部接近山塘村的屋宇, 還有接近火車路的紅樹林沼澤地段收回,為建造新車站 作出準備。採泥地方向右方發展,將半個山塘山頭變成 採泥區。


是年 4 月,遷拆另一半山塘村工作完成,兵分兩路進行 採泥工程,山泥多是往填吐露港近如今富善邨位置。擴 大採泥區,再向上兩三處地方發展。山塘採泥地區愈擴 愈大,愈採愈高。還規劃了一條山塘路。另一方面加速 整理大埔火車站地盤,建天橋便利運輸,方便鐵路局建 電氣化雙軌工作,同時在大埔河出河口位置,近王肇枝 中學,建造新火車橋以配合雙軌運作。擴闊近火車軌路 段及進行雙軌工程並預留道路建造新火車橋接連運頭 塘,泮涌 。


大埔河出海口的河段,運頭塘段已經建造好,且能接上 舊有嚤囉潭河段。河段流經碗窰、桃源洞、嚤囉潭、白 橋仔等等地方。同時將陶子峴大幅農田填泥及整理。龐 大工程以陶子峴作為主要運輸地盤,並沿途向上闢出新 道路,卻避開了茘枝山,下碗窰及上碗窰兩個原居民村 落,為建造吐露港公路,元洲仔至康樂園段作岀準備 。 由於山坳地理形勢關係,需要建一座高架天橋,由荔枝 山附近,橫跨過上,下碗窰。


1982 年底開始着手興建山塘新邨,整理地盤,從舊有山 塘其中一處採泥區,建 11 座山塘新邨。同時由山塘開闢一條臨時道路,為建造高架天橋而作出準備。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圖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15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