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大埔桃花園的前世今生】


唐朝詩人崔護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題都城 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的確桃花開放是和春風有關,節氣中立春是桃花 綻放的動力。這是一般花農都會知道的常識,以 此控制花期是否合時。

香港的桃花有 3 個品種,分別是紅色的緋桃,所 以桃色新聞又叫緋聞;粉紅色的夀帶,還有白色 的白璧。我相信全港一棵桃樹有齊三色花的,只 有在大埔農墟種植的一株接枝桃花,操刀的是昔 日大埔著名桃花園福記園主人。

說到大埔桃花園,確實有一段輝煌的歷史。大埔 最早種植桃花的應是李福林將軍的康樂園、石鼓 壟黃筱煒居士的半春園和慈祥法師的大光園,圍 頭近林村河邊曾屬林漢的西河園。 在 50、60 年代,擺放桃花多是一些大茶樓及做生 意的人,取其大展鴻圖的寓意。到了 70 年代,由 於香港經濟起飛,普羅大眾的消費意欲提高,對 於過農曆年十分重視,總不吝花費在購買年花上。

大埔的農民由蔬菜種植轉營為收益較大的年花,於是桃花園在大埔大放異彩,進入了黃金時代, 其中最集中的地段是大埔公路兩旁的大埔頭和水 圍,大概由於交通方便,農場眾多。在水圍方面 桃花園有近拱門姓黎的錦華農場,最接近水圍村 姓何的松記農場和姓魏的玉利園,在水圍巴士站 旁有姓朱的梅記農場、姓馮的煥記園,位於桃花 區中心位置姓馮的和園。最近大埔公路有姓馮的 增記園、姓龍的鑑記園和姓馮的金記園。在汀角 路鳳園有古家園亦很具規模!在梅樹坑,石鼓壟 還有姓馮、姓何和姓蘇種植批發桃花的農戶。

在大埔頭方面,近祠堂敬羅家塾有姓鄧的金仔記、 姓李的漢益園、姓黎的奕記園。近火車路有姓曾 的佳記園和姓林的福記園,近公路有姓趙的秋記 園。水圍的玉利園和梅記農場在大埔頭亦有種桃 花的農地。而兩地桃花園最具規模和歷史悠久的 是佳記園、玉利園和梅記農場。在圍頭分面有海 記園、梁奀、成記、順景園、好景園、秀麗園與 及翠觀園等。

而當年買年花的盛況,可謂車水馬龍,人如潮湧。 家庭喜歡一家大細來花園選購桃花,然後園主會 將桃花紮在私家車頂,行走在公路上的車都有一 枝桃花,真是一道奇特的風景。而且很多影視紅 星香港小姐都來湊熱鬧,如井莉、李司棋、盧國 雄、盧大衛、萬梓良、江漢等等。但由於 80 年代 初大埔地區發展,政府及私人發展商收購農地,大埔頭及水圍的桃花 種植業受到沉重的打擊,繁華景氣曳然而止!花農有部份選擇結業, 有部份覓地東山再起!水圍花農方面:玉利園、和園搬到圍頭,梅記 農場搬到林村坪朗,並改名為永發農場!大埔頭方面:福記園、金仔 記搬往圍頭,佳記園搬往汀角路鳳園。

80 年代中,大埔公路兩旁桃花園全軍覆沒,而桃花市道卻方興未艾。 林錦公路坑下莆至白牛石段桃花農戶乘時而起,由 90 年代至今,林錦 公路已成為大埔桃花園的主流。林村的桃花園先後計有:標記園、錦 富農場、就記農場、齊記農場、波記園、根記農場、鉅生農場、廣生 農場、昌棧農場、燦記園、友棧農場、順發農場、香利園、偉財記、 文記園、生苑、朱記園,而永發農場則是 80 年代中從水圍搬來,以前 叫梅記農場。林錦公路的桃花園,年晚繁華景象,比起大埔頭水圍亦 不遑多讓,公路兩旁泊滿汽車,萬人空巷,人流如過江之鰂。

而近年由於蘭花、百合的興起,除公司酒樓商場外,一般家庭新年已 很少擺放桃花,而酒樓商場的桃花亦因交通的便捷,技術的改良,大 多從國內直接入口,加上新界花場老一輩的故去,年青一代鮮有接手, 有日漸式微的趨勢,而為種植蘭花及其他流行花種所取代。

大埔桃花園的前世今生, 或可在如今的帝欣苑、大埔花園、太湖花園 一帶彷彿看到若隱若現的姹紫嫣紅!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圖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攝影:張育文

83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