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千里江山圖》《只此青綠》驚艷結合】
公元 1113 年 4 月,北宋晚期著名畫家王希孟,用了半年時間完成了名垂千古的絹本設色作品《千里江山圖》。 但是,作為宋人的王希孟大概不會想到,900 多年後, 後人會用另一種方式完成舞蹈與美術的結合,創作出驚 艷觀眾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T Post
2022年2月1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5 次查看
0 則留言


【400年歷史剪刀貢品「張小泉」】
日前,筆者到大埔新達廣場閒逛,經過一間店,給它的招牌吸引,駐足細看,就見「張小泉」三字。啊!香港有分店了,以後不用山遥路遠到杭州,在一間以製作剪刀馳名之老字號手工藝店「張小泉」,購買貢品級刀剪作手信了。 「張小泉」在中國剪刀史上很有名,有「北有王麻子,...
T Post
2022年1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黑玫瑰的神秘傳說】
玫瑰是一種美麗的花朵,一說到玫瑰花, 大家都會立即想起紅玫瑰、粉紅玫瑰,甚 至近年大熱的彩虹玫瑰等等!不過,近年在 韓國卻興起一種特別顏色的玫瑰,它就是黑玫 瑰。黑色的花非常罕見,高貴又典雅的黑玫瑰,除 了外形特別之外,它的花語:「你永遠只屬於我!」更...
T Post
2022年1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8 次查看
0 則留言


【日本培育出「真正的藍色」菊花】
日本科學家經過 13 年研究,培育出了全球首株藍色菊花。這株菊花通過提取三種植物的 DNA 培育而成,是 科學界的一大突破。據知藍色花朵並不常見,很多人會誤以為風信子的花朵是藍色的,其實它們更接近紫色或者藍紫色,並非藍色。這株日本培育的菊花,已被英國皇家園藝協會權威認證為史...
T Post
2021年11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7 次查看
0 則留言


【浮雕石刻「昭陵六駿」仍未團聚】
中國歌手周深最近唱了一首《威鳳吟》, 歌詞中一句「六駿佑長安千秋夢」,令人馬上想起那唐代開國皇帝唐太宗,曾騎過六匹駿馬開疆拓土,天縱風華。唐太宗昭陵北司馬門內的 6 塊大型浮雕石刻「昭陵六駿」,包括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不幸於 1914 年...
T Post
2021年1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香港有多種靚花可賞】
香港動植物公園、大埔海濱公園於 8 月份開始,都有多種靚花供市民欣賞。最常見的花朵,有曇花、百合、合 歡、荷花、沙漠玫瑰、珍珠梅、翠菊、白掌、蠟菊等, 具非常高的觀賞價值。當中最為市民歡迎的,又有嘉蘭 (Crisped Glory Lily)、音符花(Musical...
T Post
2021年11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9 次查看
0 則留言


【藝術要有形-呂壽琨的尋禪之道】
香港藝術館由 2021 年 8 月 13 日起,舉行《藝術要有形—— 呂壽琨的尋禪之道》展覽,展出 41 幀香港水墨大師呂壽琨的館藏作品,以及 11 幀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借出的藏品,讓觀眾認識這位現代水墨先行者的藝術創作歷程。...
T Post
2021年10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齊白石接班人 設計京奧福娃 - 韓美林】
2008 年中國得成奧運主辦國,韓美林獲國家委以重任, 為中國設計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由此可見他在 繪畫、書法、雕塑、陶瓷、設計乃至寫作等諸多藝術領 域內,有多高的造詣。韓美林在中國美術界可是首屈一 指的人物,更有不少人將其譽為「齊白石的接班人」。 其代表作品包括...
T Post
2021年8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7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嶺南畫派最後一位大師 - 楊善深】
楊善深,SBS,字柳齋,香港畫家,被譽為「嶺南畫派最後一位大師」,與趙少昂、關山月、 黎雄才並稱第二代嶺南畫派四大名家。其弟楊君澤,別名紫微楊,是香港著名玄學研究者。楊善深敢於創新的精神,使他成為當代楊派的開山祖師。1999...
T Post
2021年8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31 次查看
0 則留言


【曇花一現 栽培不易】
曇花是稀罕的花卉,又名月下美人,多在夜間開放,開後不久旋即凋謝,是人們十分喜愛的名花。曇花外圍長有紫暈,中間潔白如霜。開放時花瓣花蕊輕輕顫動,花朵漸漸綻放,2、3 小時便緩緩萎縮,開花時間極短,美麗的曇花,一現就消失了。...
T Post
2021年8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9 次查看
0 則留言


【玉簪 吉利與祝福的美好象徵】
在中國的古代,有一種男與女都會使用的飾品,就是簪子。玉簪,其實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就已經出現。在古代,男(主要是書生及士大夫)與女皆留長髮,所以簪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簪子最初之名為「笄」,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 鬠笄是男女共用以安髻的,冠笄是男子用來固定冠冕的。古時女子插笄是...
T Post
2021年7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4 次查看
0 則留言


【明代才子文徵明小楷名動海內】
香港藝術館舉辦《聚道傳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展覽。由香港收藏家組成的敏求精舍踏入一甲子,以「好古,敏而求之」的精神,多年來以道聚賢,蒐集、研 究和推廣中國文化藝術,收藏品類遍及陶瓷、書畫、青銅、玉器、漆竹木雕、家具、 織品以至外銷藝術等不同範疇。透過種類多姿的 300...
T Post
2021年7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8 次查看
0 則留言


【14 億針蘇繡《初心盛放》賀黨慶】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姚建萍領導百名蘇繡高手,創作蘇繡作品《初心盛放》。《初心盛放》於 2021 年 5 月 5 日封 針。在蘇州高新區舉行「百名繡娘繡百年」發布儀式後,...
T Post
2021年7月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3 次查看
0 則留言


【烏鴉皮田黃石珍品 石卿親雕《群仙會》】
這座名為《群仙會》之石雕,為已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郭懋介(石卿)先生雕刻的烏鴉皮田黃石作品。此擺件重 2600g,硬度 2.5,密度 2.6g/cm3,自然色澤,隱晶性結構。石卿作品具有文人氣,創意不同流俗。他的作品是在世名家之中最貴的,石卿的作品都是自己親手刻,...
T Post
2021年6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5 次查看
0 則留言


【陳少芳引領廣繡建立里程碑】
三雕一彩一繡,是中國非遺文化的代表。 「刺繡」這一傳統手工藝,在非遺文化中, 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四大名繡「湘繡」、「蜀繡」、「蘇繡」和「粵繡」聞名中外,其中粵繡又分為廣繡與潮州刺繡。廣繡是珠三角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廣繡針法多變、題材廣泛、色彩豐富,因此自成一家,...
T Post
2021年5月1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鄭祖竹圓雕鈕雕精品——「伏虎羅漢」】
雕刻技藝歷史悠久,呈現了技藝精湛的各種雕塑 工藝,是中國工藝美術中一項珍貴的遺產。福州 市鼓山鎮後嶼村人,石雕藝術大師鄭祖竹,便是 把雕刻技藝中的圓雕、鈕雕藝術美發揮到極致者。 本章向讀者介紹,田黃石愛好者鄧銘泰先生收藏, 以一塊完整田黃石雕成之「伏虎羅漢」,便是鄭...
T Post
2021年4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大埔海濱公園」花團錦簇】
春天,是賞花好季節。疫情,令不少港人不能慣常出門日本賞櫻,荷蘭睇鬱金香,英國看玫瑰。其實留港賞花, 更方便實惠啦。這一期大埔友最流行話題,一定是問朋 友,睇咗花展未?位於大埔海濱公園的《香港花卉展覽 2021》已經開始了,展期將舉行到 4 月 19 日結束。...
T Post
2021年4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9 次查看
0 則留言


【五類遠古化石生物遺體】
遠古化石是大自然遺留給人類,讓後人認 識生物及自身演化規律的寶貴財富。化石 是保存在岩石中的生物體,它們雖然失去 了鮮活的生命,卻依然蘊含着生命起源與 演化的秘密。人類認識生物和自身演化的 每一次重大進展。化石是經石化而成的古 生物遺體或遺跡。大部份化石為鈣質,有...
T Post
2021年3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6 次查看
0 則留言


【戈壁獨有 沙漠漆玉石】
沙漠漆玉石屬於金絲玉中的一個稀有特別 品種,之所以沙漠漆名稱由來,是由於戈 壁基岩裸露的荒漠區地下水上升,蒸發在 石體的表面,留下一層紅棕色氧化鐵和黑 色氧化錳薄膜,經年累月而成,玉石表面 就像塗抹了一層油漆似的,所以就有了沙 漠漆這個名字。 沙漠漆英文學術名稱為...
T Post
2021年3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3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全天然」玉石才有價值】
歷史告訴我們,先民早於新石器時期起就喜歡佩戴和使用玉石,部 份是用於實際的功能,也有些是為了辟邪、趨吉、避凶。從新石器 時代的先民起,已懂得感受玉石的魅力。 玉石擺件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份,由新石器時代到現 在,經歷多個朝代,大部份王者都喜愛以玉石擺件作為信仰、權...
T Post
2021年2月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5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