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陳漢明以身是中國人為傲】
撰文:徐蓉蓉 攝影:李彤昕 圖片提供:陳漢明 新界龍尾村原居民、香港客屬總會大埔分會副主席陳漢明是旅英華僑,年少時赴英國謀生,1996 年退休回港定居,他親自見證 97 香港回歸,20 多年來,看着內地經濟起飛,看着中國邁向無窮之路,作為中國人,他感到超級驕傲。 陳漢明於...
T Post
2022年6月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95 次查看
0 則留言


【歐陽偉傑記掛與新疆玉農的信與誠】
撰文/攝影:徐蓉蓉 10 年前,「石頭集團」創辦人歐陽偉傑博士因為受到恩師,修補文物專家鍾麗裳女士(藝名鍾叮噹)鼓勵,令他立下雄心要往新疆學習鑑賞玉石,兼且開拓玉石市場。10 年過去,這天,踏進由他一手創建的香港「石頭集團」辦公室,琳瑯滿目的玉石,加上大量珍貴文物,令這個...
T Post
2022年6月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85 次查看
0 則留言


【李國榮投入抗疫保村民健康】
聯益鄉李國榮副主席一向熱心幫助村民、漁民,擔任義工多年,他不怕苦、不怕累,處處主動出力。2021 年,李國榮獲政府頒授「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狀」,他非常開心,一紙嘉許狀,就如一股強大動力,更增他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多年來,李國榮一直為大埔村民服務,熱誠從未減退。但是,在...
T Post
2022年5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9 次查看
0 則留言


【陳國英帶領青年團感受人性美好】
大埔鄉事委員會「大埔鄉事青年團主任」陳國英,是一位開設中菜館的旅德華僑,2015 年他放下業務,返回香港定居,只望在未來歲月集中關心青少年成長,積極向全世界推動粵菜。估不到黑暴事件加上兩年疫情,竟把計劃打亂,卻也因為疫情,令他親身感受人性互助之美好一面,更因他積極助人,於...
T Post
2022年5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7 次查看
0 則留言


【李永強自小確立做花農】
李永強是大埔林村強記花園創辦人,香港著名年花批發商。勤奮好學,不斷開拓視野,肯隨着時代步伐調節思維,立下目標便勇往直前,自是李永強成功之因。從上世紀 80 年代初首次返中國尋找商機,對內地的情況難以接受,曾發誓:「打死我也不返內地!」至因發展事業,仍年年回內地工作,日子飛逝...
T Post
2022年5月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78 次查看
0 則留言


【鄭倫光愛國愛鄉盡心愛民】
南華莆村居民代表鄭倫光,從小到大,一直受着家中長輩愛國愛鄉,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保家衞國之精神影響,為此他會視助人為快樂之本,在各項鄉事服務上盡心盡力。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他不顧身體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更無懼染疫風險,親自分配及派發抗疫包,為抗疫付出力量。...
T Post
2022年4月2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78 次查看
0 則留言


【劉志成情繫大埔為民服務】
汀角路民生關注組主席劉志成博士,並不是大埔原居民,但是他對大埔感情之深,在他完成大學土木工程課程後,不在英國生活,反而返回香港,在大埔創建個人事業,更多的時間還用於為居民服務,由此便可看出,他從來情歸故里。 近日新冠疫情嚴峻,劉志成博士不畏危艱,天天跑到抗疫第一線,由為確診...
T Post
2022年4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2 次查看
0 則留言


【李少文抗疫不怕危險不畏艱辛】
「大埔鄉事委員會」李少文總務委員,是一位非常勤力的工作人員;自從進入鄉事會出任總務,每天門一開他便出現,放工了,他又是最後離開的一位。責任心強,令李少文對會方每一項工作,都非常盡責完成。第五波疫情嚴峻,由最初支援政府包裝檢測包,到檢測站維持秩序,至後來不停跑到高危第一線,為...
T Post
2022年4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88 次查看
0 則留言


【向「逆行者」致敬】
第五波疫情嚴峻,大難當前,香港市民中, 湧現了大批有愛心、有良知的市民義工, 「逆行者」以人命為重,以救急扶危為己任, 向徬徨無助者伸出援手;與一些冺滅人性 之冷血黑醫護、黑記者相比,逆 行者更顯出人性之光輝,絕對要向他 們致敬! 【丁潔玫當機立斷救嬰兒】...
T Post
2022年3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41 次查看
0 則留言


【陳笑權傾盡心血抗疫救民】
陳笑權首副主席是一位直話直說之人,與他談到第五波新冠疫情,他完全沒有掩飾內心的感覺,也不打半句官腔。「今次抗疫,看到中央非常偉大,除了支援特區政府要求的任何物資,又買了 9 億藥物給『香港抗疫連 線』,由『香港抗疫連線』分發給香港每區抗疫連線,...
T Post
2022年3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61 次查看
0 則留言


【鄧銘泰支援確診家庭感受良深】
大埔原居民、大埔聯益鄉地區事務委員會主席鄧銘泰(泰哥),數十年來一直努力為大埔地區居民服務。但是,今次為支援確診家庭義送物資,卻是最令鄧銘泰感受深刻的人生經歷。看着義工們不顧自身安危救援確診者,看到政見不同者在此困難時刻,能摒棄成見攜手互助,疫情雖令人感到惶恐無奈,但也是在...
T Post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41 次查看
0 則留言


【見證國家脫貧 陳貝兒人生觀大轉變】
無綫電視節目《無窮之路》主持陳貝兒,獲中央電視台選為「感動中國 2021 年度人物」,央視指她以紀錄片全面詳細見證了國家脫貧奇迹。節目引發了很多海內外網民高度關注,陳 貝兒親身出席央視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禮。她在頒獎禮中表示:「我很感恩,我可以當一個橋樑,讓更多的香港人以及...
T Post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0 次查看
0 則留言


【何智生永記循循善誘良師】
中國人有句話:「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與社會工作者何智生一席話,令人完全明白到,老師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影響,真是一生一世的事,遇到有愛心,以德為本的教育工作者, 學生會明白抱持高尚品德之可貴,也會找到學習的楷模。 何智生就因遇上對他循 循善誘的老 師,令他一...
T Post
2022年3月1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31 次查看
0 則留言


【張育文服務市民 全力發揚客家文化】
對於其他年青人而言, 25 歲,正值青春活躍期,吃喝玩樂自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份;但我 認識的張育文,自從出任大菴村村長及大埔鄉事委員會執行委員, 3 年來,他就只知把身心全放在為村民服務, 又或與青年人聯繫, 努力拓展青少年活動,...
T Post
2022年2月2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72 次查看
0 則留言


【鄭煌發視助人為快樂之本】
鄭煌發未退休前,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消防處救護員, 2003 年,因為積極參與抗禦非典型肺炎工作,曾獲得特區政府頒發嘉許狀,2021 年又獲得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狀。性格樂天,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鄭煌發得人尊重, 自有其因。 很愛見鄭煌發笑,他的笑容充滿童真,無論心情多苦惱,和他談...
T Post
2022年2月1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43 次查看
0 則留言


【朱森開「谷」將大埔舊貌存世】
《大報》籌備之初,因為研究版面處 理,有些版頁如《History》,一定要 找到對大埔歷史有認識,又有照片存 檔者才可撰文配圖。有什麼人可以擔 此重責?這時候,便想到朱森了。因 為朱森成立了一個「大埔老照片」群 組,內中有大量大埔區舊照,如能邀...
T Post
2022年2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張育勤致力統籌青年活動】
記得年多前,第一次見張育勤,他開開心心地教我如何種菜,怎樣播種才有好收成;一段日子之後,他轉換了工作環境,但渾身更見活力,尤其早前為「大埔青年網絡」統籌活動,作 為 8 位小領袖的其中一位,提及期間與一班年青人共同吸收文化知識,共...
T Post
2022年1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53 次查看
0 則留言


【陳長有發起義工團擔起保安之責】
大埔鄉事委員會總務副主任、義工團團長、黃宜坳村原居民陳長有,年青時任職警隊,退休後,依憑多年工作經驗,除了協助黃宜坳村處理治安問題,他更主動提出成立「大埔鄉事會義工團」,更擔起團長之責,推動各村代表及村民,於新界鄉議局及大埔區大型義工活動中擔起保安之職,這位癌病康復者,自覺...
T Post
2022年1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50 次查看
0 則留言


【梅少峰在社區服務中找到成就感】
民建聯助理統籌主任梅少峰,自 2006 年起投身青年工作,2010 年開始參與大埔社區服務,現為大埔區公民教育 運動委員會委員。因為一直致力推動兒童及家庭福利,表現積極,2020 年 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狀」,得到政府對服務社區人士的肯定,梅少...
T Post
2022年1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霍啟剛當議員 連結界別創造可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香港特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霍啟剛(Kenneth Fok),在「體育、演藝、 文化及出版界」取得 195 票,成功當選香港第七屆立法會議員,他還獲太太(前國家跳水隊金牌運動員)...
T Post
2022年1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2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