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敬羅家塾 ( 下 ) 復修工程獲獎】

  • 作家相片: T Post
    T Post
  • 2021年3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ree

敬羅家塾的全面復修工程於 1998 年 11 月 3 日正式動工。 上樑儀式在中國傳統建築修葺工程中是重要環節,儀 式在 1999 年 6 月 3 日舉行,村中父老皆有出席。


敬羅家塾修葺前,天面有多處裂縫,所有木樑均被白 蟻蛀蝕,牆壁因長期潮濕而變得十分殘破。除修葺破 舊部份外,復修工程中另一重要工作是將現代建築物 料小心拆除,例如鑿去鼓台上的上海式批盪,改以花 崗石鋪築,但必須保留鼓台原有的紅粉石;以傳統木 製蝦公樑及檐口板,更換正面的三合土蝦公樑和檐口 板;拆除正面的鐵窗,以青磚修補牆身;以及拆卸天 井兩側廂房的三合土屋頂,改為傳統的金字瓦頂等。 古物古蹟辦事處亦探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的 意見,拆除中進兩旁後加的閣樓,又為擋中重新加裝 屏門及花架。


修復工程復原了祠堂的清代樣式,同時亦保留 1930 年 代較為精緻的部份,以供緬懷。其中天井兩側的女兒 牆是 1932 年維修時加上的,由於手工精湛,在是次復 修工程中,修復人員小心把它們拆下,加以修葺後鑲 嵌在兩旁廂房的青磚牆上,以見證祠堂修葺歷史及供遊人欣賞。


至於祠堂的古物及裝飾,則盡量把它們修葺及清洗, 以保持原貎,例如祠堂正面的壁畫、神龕、木刻、牌 匾等,都由不同的專家修復。家塾的歷史文物中以神 龕最為突出,它是鄧族於 1932 年重修祠堂時於廣州訂 製的。神龕雕工精細,保存良好。古物古蹟辦事處邀 請了英國的修復專家來港,為神龕進行修復工作。除 進行全面的清潔外,還修補破損的部份,復原木刻的 色彩和重鋪金箔,使神龕回復昔日光彩。其他歷史文 物如匾額、神主牌和木對聯等,亦一一仔細修復。


2001 年,敬羅家塾的重修項目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優異項目獎。評審團認為該工 程既能顯示優秀的建築技術,亦使歷史建築於修復後 重現其社會功能。修復工程在獲得社區參與及適當的 文物修復規劃下進行,在回復這座歷史建築原貎的同 時,亦保留部份於 1930 年代加建的現代建築元素。


ree

敬羅家塾復修後重現昔日光彩

ree

大戶人家的客廳擺設重現在家塾內

ree

昔日鄉民所用雞公碗(舊工)放置在家塾之內

ree

ree

ree

ree


撰文/攝影:余笑儀

圖片提供:鄧銘泰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1 by T-POST 大報.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