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涌位於大埔墟南面,與大埔墟鄰接,泮涌為碗窰谷地 14 條村莊的總岀囗,村莊為: 桃源洞、白橋仔、陶子峴、 山塘、馬窩、荔枝山、上碗窰、下碗窰、新屋下、半山洲、 元墩下、老劉屋、打鐵屻、燕岩。而出大埔墟全靠一條火車橋底的拱門隧道,隧道最初設計只是行人的,和大 埔公路大埔頭段的拱門隧道行車有所不同。而到後來不單小汽車駛進了隧道,連中型的鄉村車也能以高超的技術穿梭其間。
30 年代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一書,作者黃佩佳對泮涌有以下描述:
「在九廣鐵路之左,斜對大埔墟,村有圍牆,居民百餘, 皆麥姓,始祖辰和,來此約 300 年,傳 20 世至殿中,有殿中家塾,位斜坡上,地在圍外,內祀先人,並塑一大壽字,為乙丑年季冬元朗 70 歲叟鄧雲橋所書者,此處蓋用作宗祠者也。」
而泮涌分新泮涌與舊泮涌,泮涌其實又指一大溪澗,其 水源來自四方山、燕岩頂、草山及半山洲鳳凰山四水匯流而成。
泮涌原名湴涌,村前向海,近海有一片大淺灘。早期九廣鐵路路軌建在淺灘上,但遇到一場大風暴潮,海水將路軌沖毀。重鋪火車軌時將路軌移至泮涌村前,由於鋪路工程將村前堆高,故要加建一拱門隧道讓村民來往大埔墟。泮涌村的地標,自然要數泮涌公立學校及泮涌村公所。
1958 年 5 月,泮涌籌建公立學校,1959 年 9 月,泮涌公立學校正式開課,當年只有 3 個課室,分一二三年班。
1967 年,泮涌擬建一村公所,呈報理民府協助,計劃將入村的門樓改建而成。
1972 年 3 月,泮涌村公所落成啟用,由大埔理民府高禮和主持剪綵,太平紳士趙聿修揭幕,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黄源章致詞,村民從此有地方可商議及處理村中大小事務,亦可作村內聯誼活動地點。
1991 年 8 月,泮涌公立學校由全盛期的 12 班縮減至 3 班, 亦如其他的鄉村學校一樣,遭受殺校的命運。泮涌是一 條歷史悠久的村莊,有着和圍村的一般風俗,如點燈、 打醮等等。
30 年代黃佩佳在同一書中對碗窰描述甚詳:
「泮涌南行不遠,即見十餘村落,散處山谷中,此碗窰也。土人咸稱碗窰洞,共有上窰、下窰、荔枝山、打鐵仞、燕巖、圓墩下、半山陬等村。每村居民不及一百, 皆雜姓,馬姓較多,居下窰,有馬氏宗祠及樊公廟等。 荔枝山有桃源洞齋堂,建已 20 年,昔之主持為田邵邨, 今已圓寂。該處臨溪,曩植桃樹,當盛放時,夾岸桃紅, 映溪生趣,不減武陵春色也。現桃樹多萎,無復舊觀矣。
此處一帶,前有碗窰甚多,故名。今過其地,仍見多少破落碗窰之遺迹,鄉人除業農外,尚有製腐竹者,惟設備甚簡耳。」
碗窰為馬氏族人,由於人丁繁衍,所以分上碗窰村,下碗窰村 。荔枝山村內有馬、 劉、易等姓。新屋下是人丁單薄的村莊,半山洲原姓劉,老村已荒廢多年。
打鐵屻村姓何,是前大埔鄉事會主席何容生的故鄉。元墩下村,建於乾隆年間,有 200 多年歷史,村民多姓黃, 世代以耕種及編織竹器為生,如搖籃、筲箕、菜籃、雞 籠等,成品多於大埔市集販賣。
1952 年碗窰鄉民已計劃開闢公路,1968 年 12 月,全長 2 哩的碗窰公路终於完成,沿途經十多條大小村落,對村民及其農產品運輸大有幫助; 泮涌至碗窰的鄉村車亦應運而生,由於交通便捷,前往嚤囉潭、桃源洞、鑪峰學院、鳳凰山的旅遊人士亦相應增多了。
簡單來說,泮涌是碗窰洞各村的大門,其實在 20 世紀初的地圖上,大埔墟附近,泮涌和碗窰是少數有標示的地 方。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