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大埔天主教堂百年歷史】


大埔錦山忠信里 60 號山頂的位置,有一座白色平平無奇的石構建築,歷史卻很悠久,名為天主教聖安得肋堂,有着一段滄桑的故事。


這座白色兩層高的樓宇是由天主教團體於 1923 年買下土 地,1926 年建成作為教堂之用,當年錦山大部份土地都是 賣給外地人建別墅。


山頂地區通常都是建豪宅,但當年錦山情況卻不一樣。教堂位於錦山的山頂,無水電供應,車路又不能到達;唯一道路是一條彎曲狹長的小徑,冬天上山也會汗流浹背,夏 天更是苦不堪言。雨季時小徑變得滿路泥濘,舉步為艱; 風季時暴露在山頂的建築物,飽受狂風吹襲。


1937 年丁丑風災,山頂教堂遭受嚴重的損毁,被迫停用而且空置達 19 年之久;直至 1956 年有一羣耶穌小姊妹友愛會的修女來港,被教會暫時安置在教堂內。那時教堂建築顯得殘破不堪,經過數月的修葺才能煥然一新。神父帶同一班啹喀兵在友愛之家四周圍上鐵絲網,鄰居客家阿娘教授她們在剛開墾的田地上種菜的技術,後又得到嘉道理農場家禽專家指導飼養白鴿和雞。如此經過 48 年田園生活, 2005 年由於修女們年紀老邁,天主教香港主教安置她們遷往天水圍的教會宿舍安享晚年。


2008 年這座建築物成為天主教香港教區原道交流中心,開幕時當日耶穌小姊妹會的修女亦有出席,她們對翻新後的會院表示滿意,同時也十分感動。


1946 年天主教團體去信理民府,要求以地換地,以錦山山頂教堂土地,換取大埔墟交通方便的土地,可惜未被當局理會。


30 年代末天主教團體因錦山教堂被颱風吹毀後,租用了兩幢近東昌街的三層建築作為臨時教堂,並於 1947 年買下該兩幢物業。臨時教堂位於大埔大道(現為廣福道)的 8 棟樓,樓宇建於 1933 年,位置接近今天的運頭街街尾開始,沿着大馬路直至東昌街為止;因為當時地近海邊曾為 養鴨場,故這幾棟大樓亦名為「鴨毛寮」。


在該處興建建築群,是因為 1920 年漁船船隊碼頭建於東昌街街尾,新魚欄亦於 1933 落成,新建築群是供賣魚商人及漁船船隊使用的。


1955 年,一向慈善為懷的大埔富商朱仁傑,向天主教團體提議捐贈位於運頭街太和園别墅內的一塊土地,條件是要興建一所工業中學及教堂,用來紀念先父朱定昌。但建議遭團體婉拒,原因是教育署拒絕資助營運這所中學。 直至 1958 年,教育署暗示資助營運大埔一所中學,教團 於是向朱仁傑重提舊事,希望能獲贈土地建新教堂。結果教團以半賣半送方式買下此塊土地,但教團經過多番與理 民府交涉後達成協議,條件是只能興建教堂,不能作其他用途。


新教堂終於在 1961 年 6 月建成,名為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沿用至今。


而天主教傳教士更是在 1861 年由淺灣(荃灣)攀越大帽山至大埔碗窰,得馬金秀信任下榻其家,馬氏後來更成傳 道員;教會遂以碗窰作傳教基地,從此展開了至今 160 年 的傳教使命。


(本文資料部份來自天主教刊物《天主教大埔傳教 一百五十年》及《追隨納匝肋人耶穌》,謹此致謝!)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16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