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太和市水井井神與大埔墟早期供水】


大埔太和市(富善街)成立之初,有商舗 40 間,多是前舗後居。居民飲用的水來自安富道與崇德街之間的一囗水井,現今水井尚存,只是已沒有人飲用,井口基本上是封閉了。


水井水源充沛,水量足以供應整個大埔墟的商舗;井水 除供食用外,還會作洗衣,發芽菜,做豆腐及建築用水等等。昔日商舗居民僱用工人用木桶担水,早晚兩次, 供應整條富善街。


在 20、30 年代,大埔民眾掘井,必先請風水先生擇吉, 選擇水源充足的方位。 資深的風水師多取旺方旺地,所謂左青龍,右白虎,並斷言井深多少尺出水,水清不濁, 源源不绝。據説村民飲用旺水,能疾病不生,子女多是 人才岀眾,絕少奇形怪狀,其貌不揚及智商低下之輩。


現今水井雖存,但已改頭換面,並由大埔七約鄉公所於井旁樹立飲水思源石碑,以紀念水井及井神對大埔的守護。


上世紀初政府有計劃供應自來水到大埔墟,該建議在 1903 年獲得通過,但因缺乏資金及承建商倒閉等一波三折下,自來水供應系統工程輾轉至 1922 年才得以完工, 並開始供應大埔食水。雖然工程計劃延誤,但大埔墟仍 然是新界最早獲得自來水供應的地區(元朗在 1934 才有 自來水供應)。


早年建成的供水系統由於水壓太低,不足以應付墟市所需,政府在 1931 年再在松仔園加多一個蓄水池。1933 年期間,再重鋪直徑較大的食水管滿足需求。


水務局利用大埔滘松仔園的天然山水,用生鐵水喉接駁,引水到大埔墟。初時只設有 3 條街喉,並未有接駁入屋。3 個街喉的位置 : 一是安富道與懷仁街交界之處, 俗稱魚欄街口,方便賣魚人士。 二是崇德街,即水井附近地方。三是仁興街,設於文武廟後位置,以方便居民挑擔食水。


在 40 年代,國內難民潮湧現,大埔人口驟增,食水問題極待解決。政府於是改善水源,加强水壓,並將食水接駁到大埔樓宇;安裝水錶以收取費用,居民在街喉爭水事件逐漸減少。


60 年代,大埔鬧水荒,每日只能供水 4 小時,並需分區進行。大埔墟及舊墟,供水時間由上午 6 時至 10 時;運頭塘忠信里及泮涌,供水由上午 11 時至下午 3 時;大埔滘,錦山,東昌街,供水由下午四時至八時。 早期大埔唯一的水源,是靠大埔滘松仔園的蓄水池,儲水量甚少,因是 30 年代的設計,當時人口少,供水不成問題 。至 60 年代大埔人口劇增,用水量較 30 年前數以倍計,對比下令大埔墟經常鬧水荒。


政府供水設施追不上時代的需求,不單影響民生,同時也妨礙地方發展;大埔原定在 60 年代初發展的西洋菜田土地,遲遲未能批准興建樓宇,原因就是食水供應無法 解決,大埔廣福四里的發展足足被拖遲了 10 年。


1963 年中由於天氣持續乾旱,地方供水緊張,大埔鄉紳們在舊墟天后廟設壇舉行了一個祈雨法會,拜祭儀式肅穆莊嚴,21 位法師分别穿上藍 、 白、 黑等三色道袍, 不斷在祭壇前打圈而行,喃喃地念經向蒼天祈求早降甘霖,以解民間疾苦。求雨儀式由早上 8 時至晚上 8 時, 期間不少善信披着白頭巾在壇前拜祭,理民官及鄉委會眾委員更齋戒沐浴,在神壇前虔誠拜祭。


1964 年食水供應再度緊張,水務局竟然用未經過濾的林村三渡坑河水直接供應大埔居民飲用;雖然在 60 年代, 河水比較清徹,但鄉委會質疑此舉是否恰當,並建議水務局必須設置過濾設備處理河水,可惜水務局卻置若罔聞。直至 1968 年船灣淡水湖工程完成, 再加上國內東江水源源不絕供港,大埔食水問題才得以徹底解決。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6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