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字部首從土不從水,其原意是堤岸,後引申為水池水塘。據饒玖才的香港地名探索:塘有兩個意思,一為廣闊而平坦,中央稍為低陷的地方,二為海面(蛋語解法)。而大埔林村塘上村早期叫塘面村,也許可以作簡單理解為塘上面的村。
據 2017 年林祿榮編的《林村誌》資料:
塘上村又名塘面村,位於林村谷群村之中部,以村前有魚塘因而得名。本村地勢隆起,坐南向北,村屋巷道縱橫,井然有序,面向北木架山,左有河道奔流大埔吐露港;右為林錦公路貫通新界東西,交通方便。
塘上村村民世居 300 餘年,分有張、鍾、陳、胡等姓。古時村民多為務農或航海,生活平穩,和諧相處,守望相助。村有閒屋供青少年作習藝(功夫)、娛樂(古樂)等活動,並有茅屋(女子及笄入住)由嬸嫂教導出嫁時道別歌詞或供老人壽終悼念,棺前奠酒致祭等。
村內張氏祠堂由 21 世張琼茂於新界落馬洲遷來,後因年久失修而塌落,於 1987 年重修。村中又有書塾乙間,由 21 世張爾達創辦,為桑梓作育英才,後因停課荒廢,後裔於 1935 年集資重建復課,名為育英學校。
30 年代黃佩佳的新界百詠詩之一林村洞寫道:鍾屋浮紅荔滿枝,憶看擘荔我來時;濃蔭一畫清如水,幽谷林泉未盡思。
林村鍾屋村一帶昔日種滿荔枝樹,在隔鄰的塘上村當然也有不少。也是為了這些荔枝,在 70 年代也生出一些事端來。話說那年代很多旅遊人士來林村,有一假日兩市區少年來到林村尋親遊玩,在溪中玩畢,見村中紅荔滿枝,遂在樹上大快朵頤。村民發現予以申斥,言語間少年被掌摑,二人悻悻然而去。晚上該少年引來多名大漢入村,見人便打,先後有 6 名村民受傷。7 日後拘獲行兇少年,其餘 4 名兇徒則畏罪逃往大陸。
1949 年林錦公路尚未開通,交通不便,一個晚上塘上村遭洗劫,匪徒有 6 人,手持駁売短槍,4 個幪了面,疑為鄉中人。村中有 30 餘戶,8 戶因開了門遭洗劫。期間適自衞鄉團二團員出巡至該處,亦遭繳去兩枝長槍。事後村長鍾照牛向林村鄉所報告並往大埔警署報案,警署出動 80 餘人到各村通道搜捕,然一無所獲。計這次村中被掠現款約 1200 元,金戒指 5 隻,耳環兩對,鏈鈪 1 條。
60 年代旅行家李君毅的《登山臨水篇》對林村塘上村有如下描述:
「新界林村谷是一個迷人的地方,若以塘面村為中心,套用歐陽修《醉翁亭記》幾句話,可謂再恰當不過:『環塘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林村瀑也。』『塘』就是塘面村,或稱塘上村,人口約 200,位於林村谷的中心。南有大帽山,東北為九龍坑山(英文稱雲山),西北為大刀仞山(俗稱大頭羊),西南為觀音山,谷中林木青葱,良田處處,水源豐足,終年不竭。」
由於塘上村四周風景優美,有山有水,60、70 年代成為學校旅行熱點,而且亦有不少電影公司在這裏拍外景,是拍攝武俠片的理想地方。村口近公路有棵老樟樹可作地標,可惜年前因老朽遭砍伐。老樟樹的附近有間頗有名氣的均益士多,除為村民提供日用品或遊客可飲西茶小休外,80 年代中也曾售賣過燒味碟頭飯。村口不遠的公路旁如今垃圾站位置,60 年代是大埔菜社的林村蔬菜收集站;那時林村尚有很多菜農,種植規模也不少。於是大埔菜社在那裏設置菜站收集蔬菜,讓菜農毋需將農產品運往大埔菜社轉去長沙灣批發售賣。80 年代後期由於林村蔬菜產量減少,菜站作用已不大,到 2005 年菜站拆除了。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朱森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