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昔日大埔漁場「船灣海」鉛華盡洗】


香港第四大漁區大埔的 4 千漁民,對船灣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們不得不離别這個海灣,因為耗資 5 億 5 千萬元的淡水湖工程即將接近完成階段。


船灣海面積有 55 個维園那麽大,水深 6 潯(約 11 公尺),風平浪靜,是魚類棲息繁殖的好地方,向有「漁塘」之稱,盛產黃魚和立魚,蠔和帶子等貝殼類。


寧靜的海灣在 1964 年初起了翻江倒海的變化,現代化的挖泥船開到這裏作新盤古式的開拓。經過 3 年的施工,船灣海主壩的最後一個缺囗終於在 1967 年初封閉了。船隻再不能進岀這海灣,它已經名副其實成為一個「塘」。


可以想像得到,留在這 3 千英畝魚塘的魚類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所以在封堤之後,政府當局仍然准許他遷的漁民返回漁塘作業,直至宣佈永久封閉為止,但漁民要申請一張作業許可證。


最後統計,已領證到魚塘作業的有 73 戶,漁船約 90 艘,跟以往經常在這裏作業的數量相差無幾。


魚塘因為已沒有進岀囗,漁船是如何進入堤壩內呢? 聰明的漁民,竟然利用人力扛船越過堤壩,離開時也是一樣。每逢星期三,政府便會派人幫助漁民搬運船隻。實際在魚塘作業的漁船有 60 艘,包括罟仔、刺網艇和釣艇等。據官方統計,平均每艘艇每日魚獲有 40 斤,貝殼類漁民每日有帶子 4 至 8 斤,收穫還算不錯,假若撈獲廢物交予政府收集站,也可得回數元收入。


船灣海封堤之後,隨即開始抽乾海水工作,魚塘內水位日漸下降,經過多月的捕撈,魚類所餘無幾,漁民亦有撤走的心理準備,工程封閉作業指日可待。一代豐饒漁場的失落已是無可避免,部份漁民亦乘機轉行轉業。當然漁民仍有發展空間,遼闊的吐露港及其附近港灣,仍是他們捕撈的自由天地。


1967 年,澳洲海洋生物專家曾到淡水湖作實地考察,發現很多稀世的珊瑚礁石,這些珊瑚礁石,書中記載是不會在亞洲地區如大埔船灣海發現的,可謂甚為稀奇,極具科學硏究價值。


1967 年尾,由於天氣乾旱,食水嚴重不足,又適逢政治因素,東江水未能如期供應。水務局為了維持市民全日供水,迫不得已每日在淡水湖抽取 4 千萬加侖湖水,混和到各水塘合併使用。


但由於淡水湖工程仍未正式完工,湖底鹹味未清,部份鹹水亦未能全部抽換,所以食水略帶鹹味。


市民無需放洋,亦可飲過鹹水,可謂奇聞怪事也,雖然食水略帶鹹味,但水務局長堅稱,鹹味仍遠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所建議的上限。食水鹹度較國際標準的 100 萬分之 1 千水平為低,屬於鹹得有道理,不會影響市民健康。


隨着 70 年代堤壩的加高,使淡水湖儲水量增加至 370 億加侖,東江水亦源源不絕供應,食水問題得以完全解決。「制水」二字在香港已成歷史名詞。


船灣海變成淡水湖後,海水盡被抽出,鹹水魚類全部死亡;新放養的是適應力較強的淡水魚種,如金山鰂、大頭魚等,可以迅速繁殖。


海水被抽出後,海洋生物死亡,但政府對原日海床所遺留種種未有加以清理,引致蚊蟲滋生,長年漫天飛舞,惡臭難當,附近居民叫苦不迭,遊人裹足不前。湖底海床,經萬千年累積,沉澱極之豐富;然而為應儲水急需,只經一次引滿淡水,再抽出後即作已清洗論;故初期湖水,不但鹹得無道理,且含濃烈腥味,飲用者莫不叫苦。


建湖 5 年後,仍見沿岸泡沫浮聚,腥臭撲鼻。湖中放養魚類,用意原在使其食用微生物及菌類;但由於菌類滋長速度太快,小魚兒多飽食致死而浮屍岸邊。


時至今日,船灣淡水湖經過種種建設,堤壩及其附近場所已是假日遊人必到的地方。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朱森

9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