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最綺麗鄉村山路 沙螺洞的變天與復歸自然 (上)】


饒玖才的《香港地名探索》洞亦作垌或峒,有下列幾個解法:


( 1 )山嶺中自然形成的洞穴。如張保仔洞,是漢語的傳統解法。


( 2 )鄉村的名稱,相信是由壯(僮)語粤化而成。壯語指四周環山,地勢相對平展,適宜耕作棲息之地,如沙螺洞。


大埔沙螺洞遠在清乾隆年間已建村,但由於地處眾山之中,交通不便,上世紀的遊山玩水人士鮮有介紹。據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介紹沙螺洞為香港最遼闊的山區濕地,並說到 30 年代有位英國登山愛好者曾經走訪此地,描述為香港最綺麗的鄉村山路之一,村前有松樹做為界標。


80 年代末,大埔邱東先生以東叔為筆名在報章撰寫《沙螺洞將變新天地》。原文節錄如下:


「沙螺洞位於大埔北面高原山區,開村迄今已歷 200 餘年,內分有沙螺洞李屋村,沙螺洞張屋村。在全盛期二村共有人口約 300 餘人,初期多以農樵為業,間中也有在大埔墟經營商業。在 1960 年間,由大埔理民府撥款興建學校一所,取名『東園學校』,是香港教育司支付津貼之學校,由於地位山區,交通非常不便。在當年凡任教於東園學校之老師,都要在該村留宿,除有公眾假期外,每星期只有二晚在家而已,所以該校在招聘新教員時也少人應徵,使校方也頗費綢繆。至今該校因人數不足而停辦。


「迨至 1967 年間,香港暴動平息後,當局為着除暴安民而搞親民政策,利用當時之『穿山甲』(鄉村巡邏隊),頻密到偏僻鄉村聯繫村民,對該村有任何要求,一一寫成報告呈交理民府。當理民府接閱報告後,也會親臨訪問,一則可以了解鄉情,二則也順便聆聽鄉民之報告。而鄉民也趁此機會,向長官申訴鄉中之困境,如闢建車路以利交通;修建水壩以利灌溉田園,申請發給水管以便接引山水入鄉,以資飲用,修理橋樑及鄉村小路以便行人,各項工程至此理民府,也會命令隨行人員記錄在案。


「在當時凡被訪問過之鄉村,每多有如此之要求,因此沙螺洞村也不例外,而沙螺洞之鄉村車路,也是在此期間建成。當時凡經當局批准之鄉村工程,一般多是由政府撥給建築材料,其建築工費,就要鄉人自付,故此鄉人就要有錢出錢,無錢出力。如遇工程較大者,還得要向外科捐,於是全村同心協力,完成自開村以來一件重要大事,從此後沙螺洞村民,也免上山落斜之苦,縱使步行也較為方便。


「其後道路已成,自然有車行駛,當年行走沙螺洞之鄉村車,是由貨車改裝而成,每日穿梭沙螺洞與大埔墟仁興街之間,途經鳳園、魚角、南坑、舊墟。每程收費,每人只付一元幾毫而已。沙螺洞之起點設於東園學校對下之停車場,終點則設於仁興街『保元藥局』門前,因該藥局之東主李幹榮先生也是該村代表,所以村民有閒時,也多在其店內聊天,或談村事,習與為常。」


沙螺洞(沙羅洞)位於大埔北面海拔 170 公尺高原山區,被屏風山、八仙嶺、九龍坑山及黃嶺四面包圍。1949 年


村民創辦一所小學,校址在張屋村民居。後於 1951 年由張屋村、李屋村、平山仔(平山寨)三村代表商議籌建新校舍。


1953 年 12 月東園學校新校舍落成開幕,由新界民政署長戴斯德主持啟鑰禮,到賀嘉賓有大埔理民官、新界醫官范德霖、七约鄉公所主席馬世安及眾委員。當年沙螺洞沒有車路直達,眾嘉賓下車後需要步行 50 分鐘,繞山路始能到達東園學校。學校有課室兩間,校務處一所,可容學生 80 餘人。建築費用 28,000 元,政府資助 19,000 元,其餘由村民籌募,東園學校寫下歷史新一頁,沿用教育新例,兼收男女生。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朱森

10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