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小朋友也有白內障】
「白內障」一般會令人聯想到長者、老人家,但原來,BB 也有機會患上白內障,而且可能因此導致失明! 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表示,兒童白內障主要有 3 大成因: 遺傳因素。「這是最常見的成因,在先天遺傳的情況下,孩 子有較高機會患上白內障,例如父母其中一方有白內障,孩子便有高於...
T Post
2021年7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53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天灸來了 誰最適合?誰人不宜?】
現代都市人多「冷氣病」,又多各類體虛敏感症,所以自十多年前起就流行天灸,以達至「冬病夏治」的目的。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碩士、註冊中醫師倪詠梅表示,「冬病夏治」即是冬天的病,要在夏天就開始治療,有未雨綢繆的意思。「冬天的病多數是和寒氣有關,例如手腳冰冷、鼻敏感、哮喘、腰痛、膝痛...
T Post
2021年7月1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30 次查看
0 則留言


【慢性疫勞多因濕 勿亂進補】
以西醫的定義,持續超過 6 個月的 慢性疲勞,便稱為「慢性疲勞綜合症」,即使休息過後也沒法改善, 甚至同時會出現健忘、難以集中精神、咽痛、肌肉痛、關節痛、頭痛、 睡眠後仍精神不振、難以入睡等情況,成因不明,亦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T Post
2021年7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54 次查看
0 則留言


【日間多汗與夜晚盜汗 用藥各有不同】
從沒有一年的初夏像今年那麼熱!不但熱,濕度也高,一般人在這 樣的天氣下已很辛苦,「多汗症」患者更苦不堪言。中醫的方劑對多汗症有一定幫助,但中醫內科博士、註冊中醫李灼珊提醒,日間多汗和晚上多汗,中醫認為可能屬於不同的證型,或需不同的方劑治療。...
T Post
2021年7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1 次查看
0 則留言


【治療強迫症 須雙管齊下】
一聽見「強迫症」,大部份人都會聯想到不停洗手、潔癖,但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表示,強迫症並不只是潔癖,或者重複檢查門鎖等等。 「強迫症的意思,是腦裏有些強迫思想,令自己要做出跟進的強迫行為。例如,有些人一定要將家中物件放得非常整齊,某些東西一定要放在某些位置;或經常要洗手,甚...
T Post
2021年6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9 次查看
0 則留言


【空調令暑熱困體內 炎夏特多「冷氣病」】
全球暖化影響日深,今年由 5 月起,天文台已連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有誰不想逃離戶外的烈日,躲進涼快的室內呢?可是,中醫內科博士、註冊中醫李灼珊指出,長期留於溫度過低的冷氣間內,就容易患上「冷氣病」,必須小心。 「冷氣病」並非正式醫學名詞,而是身體在空調冷氣環境下,所造成的一...
T Post
2021年6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9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夏日清爽瓜菜宴】
過去幾次《T-Post》訪問刊出後,我發覺食療部份往往獲得的反應最多。正好現在已踏入夏天,當造的瓜果就是製作養生食療的最好材料。清爽的瓜果,味道甘淡,既可去暑氣,又可以清腸胃,大家不妨參考以下食譜,為自己和家人打造夏日的清爽瓜菜宴。 【哈蜜瓜雞腳生津湯】 材料:...
T Post
2021年6月1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5 次查看
0 則留言


【解構癌症的「免疫治療」】
傳統上,癌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化療、電療等,近年先後出現了「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為不少發現時已屬較後期、甚至已擴散的癌症, 帶來控制腫瘤、延長壽命,甚至達至「完全緩解」(即檢測不到體內有癌細胞)的希望。其中的「免疫治療」,原理是什麼呢?...
T Post
2021年6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6 次查看
0 則留言


【淚水好有用 睇「芒」太多小心乾眼症】
不論你或我或身邊的同事朋友,可能都是全天注視着不同的「芒」: 電視、股票機、桌面電腦、筆記簿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 遊戲機……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表示,「有統計指出,接近六成的人,每天至少花 5 小時使用各種電子設備;而有七成的人,會同...
T Post
2021年6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0 次查看
0 則留言


【中醫治失眠用黨參 高血壓者加桑寄生】
失眠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問題,程度分多種,原因也各有不同。 輕者入睡困難,又或入睡後易醒、醒後難以再睡等等。過往,很多失眠病人都長期服安眠藥,但由於長期吃安眠藥會造成依賴, 劑量也要愈吃愈多,近年不少人已盡量避之則吉。 中醫內科博士、註冊中醫李灼珊指出,中醫認為安眠藥傷肝傷腎...
T Post
2021年5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54 次查看
0 則留言


【吃素也可以不寒涼】
素食的人愈來愈多,即使不是吃全素, 也有很多人開始了每周一素的「Green Monday」行動;但同時也有不少人擔心,一旦開始全素食,會否太過寒涼?尤其是本身體質偏寒的人,例如大部份都市女性,茹素之後體質會否更加虛寒呢?...
T Post
2021年5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73 次查看
0 則留言


【過度活躍症 純屬頑皮?真的有病?】
ADHD,中文全名「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是近年備受家長們關注的問題。這病以前只叫「過度活躍症」,現在卻加上「專注力失調」,於是不少家長會問:其實這些小朋友的問題是專注力失調, 還是過度活躍?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表示,大多數 ADHD...
T Post
2021年5月1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5 次查看
0 則留言


【肺癌 這些症狀好少人知!】
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相信大 家都知道大部份個案的主要成因是 吸煙,而肺癌症狀則最容易聯想到是 咳,但原來,它還有很多較少人知的 症狀。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表 示,肺癌除了會引起咳,也有機會出 現以下症狀,若察覺以下 6 種症狀持 續不癒,可考慮諮詢醫生。 1....
T Post
2021年5月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77 次查看
0 則留言


【咖啡成癮 小心燥熱傷胃】
每日一杯至多杯咖啡是很多人的生活 習慣,但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碩士、註 冊中醫師倪詠梅表示,從中也衍生了 不少健康問題,當中最主要是燥熱及 濕熱問題。 倪醫師分享了以下個案: 何小姐(化名)是一位大學生,近來 總是胃痛、胃部脹滿、食慾變得極差, 有時候只吃一個三文治已有飽脹感、...
T Post
2021年4月2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0 次查看
0 則留言


【對付高膽固醇 3吃2不吃】
藝人苑瓊丹早前因胸口不適入院,接受檢查後發現膽固醇偏高,需要服用藥物控制。據衞生署資料,全 港有 290 萬人高膽固醇,除了服藥控制,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呢?營養師又有什麼低膽固醇飲食建議呢? 「匯浚營養健康顧問」首席營養師黃薇指出,要改善膽固醇,應多吃新鮮蔬果,戒吃含有高飽...
T Post
2021年4月2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63 次查看
0 則留言


【認知障礙症 靠關心及早發覺】
3 月 27 日由大埔區認知障礙症照顧聯盟主辦、社會福利署及多個志願團 體支持的「大埔及北區認知障礙症教育短片啟播禮暨大埔區認知障礙症 照顧聯盟交職典禮」舉行,並於 facebook 直播。冀喚起公眾關注,多關 心長者,及早預防認知障礙症。...
T Post
2021年4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2 次查看
0 則留言


【中年女性怕冷腰痛要補腎】
提到補腎,相信不少人直覺是中老年的男性比較有需要吧! 尤其是,大家都知道腎和男性的生殖功能有直接關係。原來 這是一種錯覺,女性其實和男性同樣需要補腎,無論從生殖、 整體健康的角度去看,適當補腎對女性都非常重要。 中醫內科博士、註冊中醫李灼珊指出,在中醫學上,腎是人體的「先天...
T Post
2021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63 次查看
0 則留言


【微創粉瘤消除 術後不留疤痕】
「粉瘤」是十分常見的皮膚問題,有人會以為是腫瘤的一種,亦有人以 為與粉刺類近,但原來這個坊間慣用的稱呼不甚準確。外科專科陳東飛 醫生表示,「正如『大頸泡』是『甲狀腺腫脹』的俗稱,『粉瘤』的正 式醫學名稱應為『表皮囊腫』(epidermal cyst)。」...
T Post
2021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532 次查看
0 則留言


【留意兒童眼敏感 亂捽眼可傷角膜】
香港的天氣、濕度、空氣污染等因 素,令小朋友容易出現各種敏感症 狀。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表示,如 果兒童常常眼痕、流眼水、捽眼等, 可能是眼敏感,建議家長多觀察孩 子情況,助孩子避開致敏原,以免 孩子胡亂捽眼以致角膜永久受損! 「眼敏感主要可分為季節性和全年...
T Post
2021年3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3 次查看
0 則留言


【中藥牛文字D】
牛年新正頭,祝 T-Post 讀者和全港市民今年身 體健康,心想事成!現在香港人看見牛,可能首 先想到吊龍伴、脖仁、匙柄、五花趾⋯⋯等不同 部位。其實,中藥學認為牛肉整體屬於溫性,有 補益作用,除此之外,以「牛」字作開頭的中藥 近年應用也很廣,包括以下幾種: 【牛大力】...
T Post
2021年3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40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