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是十分常見的皮膚問題,有人會以為是腫瘤的一種,亦有人以 為與粉刺類近,但原來這個坊間慣用的稱呼不甚準確。外科專科陳東飛 醫生表示,「正如『大頸泡』是『甲狀腺腫脹』的俗稱,『粉瘤』的正 式醫學名稱應為『表皮囊腫』(epidermal cyst)。」
陳醫生解釋:「皮膚可分為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脂肪,而粉瘤的形成 是由於表皮細胞植入了真皮層,令角蛋白(keratin)積聚,形成腫塊, 也就是囊腫。」為什麼表皮細胞會植入真皮層?「醫學界暫時未有定論, 但有些個案是因皮膚受到創傷,表皮細胞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進入了真 皮層。」
如粉瘤沒有發炎,通常不癢不痛,看起來像個球狀物,大小因人而異。「有 些患者的粉瘤表面會有一個小孔,這就是表皮細胞深入真皮層留下的痕 跡。若有此小孔,對醫生的診斷有很大幫助。」若粉瘤表面沒有可見的 小孔,現時可借助超聲波作出準確的診斷。
陳醫生指,要徹底根治粉瘤,手術切除是唯一方法,惟傳統切除手術會 令患者留下明顯疤痕。「傳統的概念,是不想弄破粉瘤,要全個完整地 取出,可是這樣一來,傷口就會比較大,有時候手術後的傷口可能會比 囊腫本身引起的問題更大。囊腫的位置有時在面部、關節等,若整個切 除會留下疤痕,影響外觀或影響關節活動。」
近年,醫學界發展出利用激光微創手術消除粉瘤。陳醫生解釋:「醫生 會先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在囊腫最接近表皮的位置開一個約 2 至 3 毫米 的小洞,然後將分泌物擠壓出來,並以精細的外科儀器取走包膜。以此 方式,既可把囊腫完全清除,同時可令傷口盡量細小,避免留下疤痕。」
陳醫生補充,過往不少本身有疤痕體質的患者,接受傳統粉瘤切除手術 後,雖然表皮囊腫得以清除,但所留下的疤痕卻出現增生,形成俗稱「蟹 足腫」的瘢痕疙瘩(keloid)。「採用激光微創方式消除粉瘤,因傷口遠 較傳統手術微小,所以形成蟹足腫的風險也會相應降低。」
撰文/圖片提供:謝志榮
【吃多食滯 和胃消食】
這個冬天平均氣溫較低,大家可能都吃了不少煲 仔飯、火鍋、羊腩煲,但保暖之餘,脾胃卻可能 受不了,即「食滯」。趁農曆新年剛過去,不如 做一個簡單的食療茶飲,幫脾胃減輕負擔吧!
【山菊和胃消食茶】
材料:山楂、菊花、茉莉花茶葉(香片)各少許。
做法:泡茶飲用。
功效:幫助消除因肉食而引起的積滯
食療及圖片提供:倪詠梅中醫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