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人多「冷氣病」,又多各類體虛敏感症,所以自十多年前起就流行天灸,以達至「冬病夏治」的目的。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碩士、註冊中醫師倪詠梅表示,「冬病夏治」即是冬天的病,要在夏天就開始治療,有未雨綢繆的意思。「冬天的病多數是和寒氣有關,例如手腳冰冷、鼻敏感、哮喘、腰痛、膝痛、 反覆感冒等等。這些病若在冬天疾病發作時才去治療,只能治標, 效果不一定最好。」
既然疾病是由寒氣引起,有中醫專家就想出,可以在天熱時將陽氣儲藏在身體裏面,到冬天的時候就不會太虛寒,從而消除因為寒氣而引發的疾病,即所謂「冬病夏治」。
「食補品都是其中一種冬病夏治的方法,好像韓國人就會在大熱天時食人參雞。不過香港比較濕熱,夏天食補品很多人都會虛不受補,反而牙肉痛、生痱滋。因此可以選擇外治法,就是天灸。」倪醫師說。
天灸並不是針灸,是用天灸貼,貼上皮膚,不用拮針,不會痛,因 此適合女性、兒童及長者等體質虛弱人士。「簡單而言,就是根據中醫理論,於特定的日子,用特定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穴位,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充血,產生溫經散寒,健脾補腎的作用,以防治疾病。好處是簡單方便、安全、快捷、有療效。」
而貼天灸的日子是特定的,會選擇夏天最熱的三個日子,這三日稱 為「三伏」,因此天灸也稱為三伏天灸。以今年而言,分別是 7 月 11 日、7 月 21 日、8 月 10 日。也有些中醫建議部分病人貼加強灸, 日期是在 8 月 20 日。
倪醫師提醒:「因為天灸是貼上穴位的,如果皮膚本身有問題,例 如濕疹發作中就不建議。另外,如果本身體質屬於熱底,例如怕熱不怕凍、多汗、口臭、便秘的,亦未必需要貼天灸。身體虛寒,長期坐在冷氣間,易有上呼吸道疾病如哮喘、鼻敏感,或手凍腳痛、 經痛、關節痛且在冬天、下雨天會加重,或易腹瀉的人士一般比較適合做天灸。天灸前應諮詢註冊中醫師。」
撰文/圖片提供:謝志榮
【青木瓜紓緩痛風】
痛風是吃出來的病,一旦饞嘴吃多了不該吃的東西,翌日痛起上來要人命。既是吃出來的病,大可以考慮把病吃回去。在痛風發作後的緩解期,可以用食療來調理, 對下次痛風發作有防治作用呢!
【青木瓜土茯苓湯】
材料:
青木瓜 1 個、土茯苓 500 克、粉葛 500 克、瘦肉 150 克。
做法:
1. 青木瓜洗淨切塊,土茯苓及粉葛洗淨備用。瘦肉汆水。 2. 將所有材料投入鍋中,加水至浸過材料約 1 厘米,先以大火煲 30 分鐘,再以中火煲 45 分鐘即成。飲湯食木瓜。
功效:
青木瓜含有木瓜酵素具消腫功效,不少民間經驗都發現可改善痛風引起的痛楚。土茯苓和粉葛都有清熱解毒去濕的功效,合用可增加水份代謝,強化尿酸排泄。
食療提供:倪詠梅醫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