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歌手周深最近唱了一首《威鳳吟》, 歌詞中一句「六駿佑長安千秋夢」,令人馬上想起那唐代開國皇帝唐太宗,曾騎過六匹駿馬開疆拓土,天縱風華。唐太宗昭陵北司馬門內的 6 塊大型浮雕石刻「昭陵六駿」,包括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不幸於 1914 年 給賊人偷偷潛入昭陵盜竊,因石刻體型巨 大,賊人搬不動,竟然將「颯露紫」和「拳 毛騧」切塊運走。如今西安碑林博物館中的只有四匹是原件,而且被割裂為數塊, 殘破併接而成。另外兩件颯露紫和拳毛騧,只是仿製品,真正的石雕如今待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昭陵六駿」 至今仍未團聚。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中國著名的博物館,收藏的歷代碑刻和石刻為全國之最,上千塊從漢代到清代的珍貴碑刻如林,碑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就是初唐雕刻藝術傑作昭陵六駿。
唐昭陵六駿原是紀念六匹隨唐太宗征戰疆場的戰馬而刻制。唐人愛馬,甚至視若親朋、戰友。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討、 馳騁沙場,有六匹戰馬使他念念不忘,六 駿分別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其中什伐赤、拳毛騧、 白蹄烏屬蒙古草原馬系,而特勒驃、颯露 紫、青騅則屬中亞、西亞馬系,昭陵六駿的馬名專稱,應該是唐人與突厥以及外域 長期交往中所熟悉和使用的。
為紀念自己曾騎過,與他出生入死,功勳 顯赫之六匹戰馬,唐太宗特令藝術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閻立德之弟),在六件 青石上,採用高浮雕手法,以簡潔的線條,準確的造型,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戰馬 的體態、性格和戰陣中身冒箭矢、馳騁疆 場的情景。每件寬約 205 厘米、高 170 厘 米,厚 30 厘米、重約 2.5 噸,於唐貞觀 10 年(公元 636 年),立在昭陵玄武門 內的祭坊西廊,作為永久紀念。
名聞後世的「昭陵六駿」,雕刻線條流暢,刀法圓潤,刻工精細,栩栩如生, 什伐赤、青騅和白蹄烏三駒為飛馳奔騰, 像衝鋒陷陣的樣子,充滿動感;特勒驃似 「走花蹄」,頗有「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意境;拳毛騧乃作鬆轡緩行姿態。最特別的還是颯露紫石浮雕,除了雕此駿馬外, 是唯一附有一人物在其前面的作品。
原來李世民討伐王世充時,胯下的颯露紫為了保護他,左跳右躍躲過一些敵箭,但自己前胸不幸中了一箭,幸好丘行恭及時來救,退敵後親為颯露紫拔箭止血。李世 民登基,為了銘記丘行恭和愛駒之功勞, 特別降旨,把當時拔箭的情景雕刻於石 屏,表示永誌不忘。昭陵六駿的石浮雕, 形態、神情和性格各異,栩栩如生。是馳 名中外的石雕藝術珍品,也是初唐遺留下 來的珍貴文物和雕刻藝術傑作。
可惜,在 1914 年,有文物販子到昭陵盜竊,為方便運走,更把六駿割裂破裂。四 駿的石雕在 1918 年一次盜賣過程中,被 砸成幾塊企圖裝箱外運,幸而途經西安北 郊時被發現後截獲。1961 年,中國的石 雕工藝大師根據照片,複製了颯露紫和拳 毛騧,連同剩下的四駿,湊齊了昭陵六 駿,陳列到西安碑林博物館中。
010 年 5 月,陝西省三位文物修復專家,專門前往美國,對颯露紫和拳毛騧進行了保護性修復。如今颯露紫和拳毛騧兩個中國國寶,仍然靜靜的待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等待着有朝一日能夠回歸,等待着昭陵六駿的最終團聚。
撰文:余儀
圖片:西安碑林博物館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