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千里江山圖》《只此青綠》驚艷結合】



公元 1113 年 4 月,北宋晚期著名畫家王希孟,用了半年時間完成了名垂千古的絹本設色作品《千里江山圖》。 但是,作為宋人的王希孟大概不會想到,900 多年後, 後人會用另一種方式完成舞蹈與美術的結合,創作出驚 艷觀眾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除夕晚上,隨着央視春晚歌舞節目《只此青綠》上演, 這個來自於 900 多年前宋朝古畫《千里江山圖》裏的舞蹈詩劇迅即火遍神州大地。悠遠空靈的古琴聲響起,一群梳着高扁髮髻、穿著青藍長裙的女子徐徐起舞,舞姿舒展流暢、柔中見剛,妙曼的舞姿在薄如蟬翼的雲霧中輕盈柔美,舞員從造型到表情到神態都散發濃郁的古韻,既冷冽,又沉靜,令觀者不得不屏氣凝神,細心品味。從靜態的畫,到動態的舞,不僅是跨越時空的藝術交融,更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一次精彩展示。


《只此青綠》從舞台設計到服裝設計,都簡約大氣、雅而不淡,伴隨着古風般的琴聲,青山綠水慢慢浮現,舞者隨之緩緩入畫,恍若畫中一座座「山峰」,人山合一, 靜態的畫彷彿「流動」了起來。這齣近 6 分鐘的舞劇選段氣韻生動,意境幽美,既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觸動人 心的視覺饗宴,更給一幅沉睡千年的古畫賦予新的生命!


這齣於 2021 年中在全國首演的舞蹈詩劇由國家級的東方演藝集團打造,創作靈感來自北宋晚期一位少年畫家王希孟僅存的巨卷《千里江山圖》,畫作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千里江山圖》和《清明上河圖》都屬「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都出自北宋,同為故宮的鎮館之寶,都成為北宋不同風格繪畫的兩大代表。《千里江山圖》大型絹質畫卷,全長 1191.5 厘米、高 51.5 厘米,比另一幅名 畫《清明上河圖》還要長一倍,乃目前所知最長的宋代畫卷。全卷青綠重設色,畫中遠近山水,氣勢恢宏,當中包含村舍集市、漁船客舟、橋樑水車和林木飛禽,筆墨工致。當時由年僅 18 歲之王希孟以半年時間繪成,可 惜他在 20 歲左右即英年早逝。所以,王希孟也成為中國繪畫史上僅有的、以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千里江山圖》創作完成之後敬獻給宋徽宗,宋徽宗又把畫賜給了當朝宰相、著名書法家蔡京,蔡京也就成為此畫的首位收藏者。換言之,蔡京算是令王希孟不至於成爲「無名氏」的貴人。因爲《千里江山圖》是在皇帝指導下完成的,按照當時的皇室規矩,畫家只有得到皇帝允許才能落款署名。但由於宋徽宗將這幅作品賞給了蔡京,後者又在畫上題了跋,寫下畫家的名字。


《千里江山圖》於上世紀 50 年代、80 年代、1999 年和 2013 年曾 4 次公開展出過,但當時由於展陳條件有限, 作品都只是部份打開,主要原因是該畫的青綠山水皆以有色礦物原料磨成粉末繪製而成,每次開卷,顏料便嚴 重剝落,容易破壞畫的原貌。直至 2017 年,於北京故宮, 人們才終於可以全卷欣賞之。


青綠山水畫是中國山水畫的一種,始創於唐代,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形成一定程式化的表現方法,想畫好並不容易,王希孟不僅繼承了前人的技法,還在青綠色調間尋求變化,注重多種手法並用,構圖十分嚴謹,使畫面層次分明,意趣生動,成為青綠山水畫發展史上的巔峰之作。


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今次在《只此青綠》中任領舞之孟慶暘,其「青綠腰」更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位來自河南周口的姑娘,5 歲開始接觸舞蹈,9 歲進北京開啟專業訓練,20 多年來,她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 也放棄了很多與家人相伴的時光。但是,舞蹈又帶給她很多收穫。「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舞蹈帶給了我堅韌的性格。『青綠腰』這個動作需要很強的腰腹力量,要進行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的體能訓練。紮實的舞蹈功底和素養,才造就了美艷世界的中國傳統美『青綠腰』。」


據孟慶暘表示:「《只此青綠》是我們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的新劇,創作靈感來自王希孟僅存的巨卷 《千里江山圖》。我在劇中飾演的角色是『青綠』,央視春晚的舞台上所呈現的片段之一是『青綠女裙』,是一種寫意的狀態。而『青綠』這個角色在劇中像是千里江山圖的畫魂,也是那種歷經千年不退的璀璨色彩的精魄。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能夠站在央視舞台上傳承中國文化,這本身就是在致敬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 根深蒂固的文化自信,造就了《只此青綠》。」

《千里江山圖》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只此青綠》表現了中國古韻藝術之柔美


撰文:余儀

圖片:網絡圖片

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