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香港首款雙層巴士——丹拿CVG】


丹拿CVG(DaimlerCVG),是一款由英國丹拿(Daimler)生產的半駕駛艙式前置引擎雙層巴士,是該廠「CVG」系列車型之一,於 1946 年面世,至 1971 年底停產,是香港首款雙層巴士。


1949 年,隨着大量新移民從中國湧入,香港人口急升,巴士載客需求激增。九巴原有單層巴士車隊早已不勝負荷,決定率先引入 4 輛「丹拿」CVG5 雙層巴士,並同年 4 月 17 日調派到 1 號線行走,來往尖沙咀至九龍城。雙層巴士載客量較單層巴士多一倍,有效疏導候車人流。


不過雙層巴士亦比單層為高,為了使這批雙層巴士順利行走主要幹道彌敦道,當局須大費周章修葺路旁樹木,並把招牌限制升高至 4.8 米。這高度對於現有香港巴士來說,仍然非常充裕。


所謂「CVG5型」,只是一個簡寫,它的全寫是「Commercial Victory Gardner 5 cylinder」,而「CVG6 型」也就是「Commercial Victory Gardner 6 cylinder」。「Victory」(勝利型)是這個型號巴士的主要名稱,數目字的分野,主要反映出引擎汽缸的數目。可能是由於名稱太長,所以留存下來的名字,一直就是「CVG5」及「CVG6」型,沒有人再強調什麼「Victory」或「勝利」的字眼了。


丹拿「Victory」雙層巴士底盤在 1946 年面世,全部只有一個規格,就是前後輪軸距離是 16 呎 4 吋(4.98 米),使用真空輔助液壓制動,配用同廠的液壓飛輪及 Wilson 四前速先選式波箱。選用吉拿 5LW 引擎的「Victory」被稱為 CVG5 型,而裝上丹拿自家 CD6 引擎的則被稱為 CVD6 型。


【丹拿 CVG5:A 型】


早期的丹拿 A 型採用黑黑的傳統車嘴,人稱「烏嘴狗」。較後期批次的丹拿 A 型原裝採用「伯明翰」式車嘴,後期改配「曼徹斯特」式車嘴。


第一款在九龍半島出現的雙層巴士,就是這款被九巴稱為「丹拿 A 型」的丹拿 CVG5 型,首 4 輛車牌號碼為 4958-4961。巴士全長 26 呎(7.92 米),闊度 7 呎 6 吋(2.29 米),軸距 16 呎 4 吋(4.98 米),金屬車身是來自英國的「Metal Sections」公司。巴士外形與當年英國本土車款相若,黑黑的傳統車嘴,人稱「烏嘴狗」。


首4部丹拿A型巴士於1949年4月13日出牌,於同年 4 月 17 日投入 1 號線行走,是為香港境內首批投入服務的雙層巴士,開創香港巴士服務的先河,其車門設於車尾,情形一如倫敦市面的 Routemaster 巴士無異。上層車頭車窗初時採用自上而下的開啟方式;至 50 年代中期,

才改作橫向的推拉方式開關。


D26(4961)是首 4 部投入服務的雙層巴士之一,於 1980 年退役後被改裝為訓練巴士,1983 年全面退役後獲九巴保留,全面復修至 1949 年投入服務時的樣貌,但上層車窗改為退役時之全窗橫拉窗口,並非原裝半垂式窗口。


1983 年,九巴為慶祝成立 50 周年,將 4961 捐贈予市政局,作為香港博物館(今香港歷史博物館)之藏品。九巴董事會主席胡百全於 1983 年 7 月 1 日舉行之 50 周年慶祝晚宴中,將該車車匙交予市政局副主席霍士傑(Hugh Forsgate)和郭志權議員。市政局原定在漆咸道南的香港博物館永久館址建成後,將巴士於該館作永久展示,並在該館建成前暫時由觀塘車廠保管。然而博物館選址遲遲未能落實,縱使 1998 年香港歷史博物館落成,市政局以至後來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未有領回 4961,一直由九巴自行保存。30 年後,九巴慶祝成立 80 周年,在《伴你同行:香港巴士故事》展覽舉行期間,4961 終於以歷史博物館藏品之名,短暫在該館前地展出。其後九巴亦多次在各活動中展出 4961 這部香港雙層巴士的先驅,包括圖中的 2019 年林村許願節。


撰文/圖片:Sam Lam

3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