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非無害的「幼兒攻擊行為」 】


近日煲劇都會見到有關學生遭朋輩欺凌的情節,當大眾都聚焦於欺凌事件, 也別疏忽看似無害的「幼兒攻擊行為」。


《愛上我的衰神》中校園壞份子經常群起戲弄潘小渝, 向她潑水、在她臉上寫字,還有其他更暴力的舉動…… 如果在現實中,父母和師長見到這些情況都會加以阻止。然而,當鏡頭前的中小學生換成 3、4 歲的學前幼兒, 他們即使互相推撞或向對方扔東西,不少成年人會覺得 沒有大問題。只要幼兒沒有真的做會傷害自己或別人身體的行為,照顧者並不一定喊停。但幼兒做出攻擊舉動是否真的無所謂?


【攻擊等同欺凌嗎?】


「幼兒攻擊別人是刻意使對方受傷害或焦慮。」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劉怡虹博士說。 談到攻擊,大家或會馬上聯想到欺凌,劉怡虹博士指出兩者是有分別的。「欺凌行為是持續和長時間的,並且有特定對象,用各種方法攻擊、排擠和矮化對方。攻擊 行為則較為短暫,並沒有特定要針對的人。」雖然攻擊不等同欺凌,幼兒做出攻擊他人的行為,對自己及被攻擊方均有害處。


幼兒攻擊行為分 3 大類,身體攻擊是其中一種。身體攻 擊指威脅或實際做出傷害別人身體或破壞物品的舉動。 例如甲正在玩公仔,乙詢問可否借給他,當乙遭到拒絕即用力推撞甲。


第 2 種是言語攻擊,利用說話傷害或侮辱別人,出言謾罵、嘲笑或貶低他人。例如將上述情境改變,當乙遭到甲的拒絕,即大聲取笑甲:「這公仔很醜,跟你一樣, 我才不要!」


劉博士指還有一種關係攻擊最為人所忽略:「例如乙遭拒絕後即威脅甲『我不和你做朋友』或者慫恿其他朋輩 『我們不要和甲玩。』用這方法孤立或排擠他人。」


劉博士指出幼兒攻擊別人,很多時與沮喪的感覺有關, 他可能受到朋輩的排擠,學習時參與度較低,甚至有學習困難。在不愉快的環境下成長,或會受到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困擾,嚴重的話有機會患上情緒障礙和飲食失調等疾病。因此要避免孩子透過攻擊行為進行情緒渲洩, 劉博士建議父母、師長或照顧者多留意幼兒壓力及沮喪的信號並協助他們將感受透過適當的方法表達出來。


【認識各種情緒】


筆者在兒子初小長假期,安排他報讀一個認識情緒的課程。記得某天他下課後急不及待地報告:「媽媽,我知 道什麼是『委屈』!」然後就把在課堂上導師講的情境 說出來。劉博士指,要引導孩子表達情感,必須讓他們先認識各種情緒。香港教育大學月前推出了《預防及介 入幼兒攻擊行為》教師/家長資源套,團隊以認識情緒為主題設計了一系列小遊戲,讓幼兒透過玩樂認識「傷 心」、「開心」、「害怕」、「生氣」等情緒。認識情緒不僅能夠表達自己,也有助於幼兒察覺別人的感受, 提升同理心。


《預防及介入幼兒攻擊行為》教師/家長資源套包括一系列小漫畫,讓孩子透過輕鬆閱讀走進各種社交情境, 學習正確面對社交問題和避免衝突的方法,詳情可瀏覽幼兒教育學系網址。爸媽更可於 YouTube Channel 輸入 「預防及介入幼兒攻擊行為簡介短片」及「猴子奇遇記 動畫」,和孩子一同觀賞團隊製作的短片及兒童動畫。

教大推出資 源套為教師/ 家長提供支援。


撰文:張行

圖片:Tanya (Pexels) / 張行

1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