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倩瑜
圖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學童和家長在疫情下要面對非一般學習常態,幸好香港有不少學校也以非一般關愛作支援。早前數百間學校獲表揚為「關愛校園」,馬上了解學校在疫下的非凡關愛行動。
於 1952 年成立的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一直致力推動校園及社會關愛文化。機構於 2005 年首辦「關愛校園獎勵計劃」,今屆頒奬禮剛於 5 月初舉行。超過 400 間獲獎學校在疫情下,都走出課室和校園,以陽光電話慰問學生家庭、製作及發放打氣短片、在網上舉辦與德育成長相關的活動。有些學校更會向學生送上所需抗疫物資及學習用品,甚至派老師前往內地探訪跨境學生。
今屆大會的主題為「逆境新常態校園顯關愛」,的確,疫情令人生活百上加斤,然而即使在無疫的日子,學童還是會面對各種逆境。現在來看看今屆獲得主題大獎的 4 所學校一直以來是怎樣成為學生家庭甚至社區的逆中支援。
推出生命教育活動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期會出現各種身心變化,大埔循道衞理小學着重全人發展,推出生命教育及正向教育活動促進軟能力的提升,以早前為五年級同學而設的「我不是噴火龍」為例,同學在情景話劇演繹比賽中設計小組討論時互有意見的場景,並在處理糾紛的過程中展現高情商。家教會積極舉辦親子活動,並特別關注父親崗位,透過「爸爸系列工作坊」等活動提升父親和子女的關係。
孩子有發展障礙,家長一定很擔心。新界婦孺福利會博康邨幼兒學校參加了社會福利署「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校方不僅透過多元體驗的互動學習模式增進幼兒的知識技能,為 2-6 歲有輕度弱智、輕度至中度聽覺受損等發展障礙兒童提供教育服務時十分重視專業支援。駐校的兼收老師均已取得特殊教育證書,讓有特殊需要學生與其他同齡幼兒一起學習並發揮潛能。
有中度智力問題兒童在學習上有更多需要,為中度弱智兒童提供教育的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團隊包括社工、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教育心理學家及駐校註冊護士,為學生提供全面專業支援。除了基礎課程、高中課程外,校方更為自閉症學生提供自閉輔導教學。由「中銀香港百年華誕慈善計劃」資助、香港中文大學合辦的「自閉症創科應用終身支援計劃」定期舉辦訓練課程及工作坊,服務 1-50 歲自閉症譜系人士。
設「長者學苑」促長幼共融
除了建立親子關係,有不少家長也希望建立孩子和祖輩的隔代情。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於 2008 年與保良局莊啟程耆暉中心合作創辦「三中耆輝長者學苑」,一方面讓區內長者在學校接觸新事物和學習新技能,同時也鼓勵學生透過參與學苑活動促進兩代溝通和長幼共融,打造更融洽的隔代家庭關係及社區氣氛。
服務處經常進行有關社會各階層身心健康的調查,去年 6 月公佈了一份本港 12-24 歲青少年遭遇心理創傷後成長情況的研究,指他們面對逆境時如身處「社會友善」的氛圍,有人願意聆聽心事並提供實質或情感上的關切和支援,他們會更能面對經歷,並在創傷後成長。想起頒獎禮當天主講者的講題《踏前一步》,只要學校與家長一同為孩子多走一步,我們將擁有內心更強大的下一代。
今屆「關愛校園 獎勵計劃」有 400 所學校獲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