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雜姓群居的客家村落-大埔汀角路與汀角村】


1955 年政府興建新界大沙公路,即由大埔廣福橋開始, 沿着吐露港岸邊,經大埔舊墟到達沙頭角,該段道路已築至下坑,1956 年便會通至大美督,途經船灣及汀角村; 汀角村民大表歡迎,認為可改善水陸兩路交通,兼且可發展漁業 。


1956 年新界民政署長彭德在報章澄清大埔沙頭角公路只是媒體一個誤稱,其正確名字實為汀角道。該路由大埔舊墟開始,經新圍仔、南坑、魚角、下坑、船灣、䃟頭角、 布心排、汀角至大美督,再沿吐露港海岸至涌背,沿河右岸越過三擔螺經新娘潭附近直落鹿頸而至石沖坳沙頭 角官立學校附近,連接粉嶺沙頭角道。


工程中船灣某路段原為富商余東璇通往其余園别墅的私家路,現政府予以收回改善,使船灣一帶鄉民能將農產品運往市區。船灣鄉民既有良好田地種植禾稻,並可種植蔬菜及將豬、雞 、鵝、鴨運往市區銷售,且船灣盛產文蛤及蠔,可資發展。


1959 年 1 月,汀角路已伸展完成至船灣,公路可増進北吐露港農村的交通,並延展至大美督。政府撥款收農地, 在大埔汀角村開築之鄉村公路,於 1962 年 2 月落成啟用, 可由汀角公路直達汀角村 ,命名陸汀路,由大埔理民官陸端主持開幕及剪綵。陸端辭說汀角村是大埔臨海的村莊,村民眾多,農產品極豐厚,但遠離大埔墟,農產品之運輸及村民往返,只靠田基路步行,至為不便,鄉村 公路對汀角村民生活有極大改善,今後村民之往來及農產品之運輸,固然獲得便利,同時對農業發展,自可增進,今後村經濟必呈樂觀,地方繁榮可待。


1969 年 8 月,60 個來自新加坡及馬六甲的皇家陸軍機械 工程師,義務協助築造一條新公路,由大美督至鹿頸, 此兩軍團工程人員在築公路遭遇不少困難,共移去石塊山泥約共 250 萬立方碼,完成了一條 3 公里,闊 20 呎的 公路 。此工程至 1972 年 4 月完成,並由政府負責鋪設 路面,此外,鹿頸至烏蛟騰一段亦相繼完成 。


汀角是一個雜姓群居的客家村落,村內有一座建於清初的武帝廟。廟內有清乾隆 50 年的「題助碑」及「題助客 碑」,記載當年捐助重修該廟的善信清單,共 27 姓,可反映出當年汀角村一帶已甚多雜姓居民, 這座廟在清宣統 2 年(1910 年)重修後被颱風摧毀。


汀角村屬汀角鄉,與龍尾、大美督、布心排等村落為同鄉成員。汀角村為雜姓村,村內姓氏甚多,如林、胡、 俞、李姓等,各自在村內建立祠堂,並共同管理有 300 多年歷史的協天宮。


陳天權先生在《天主教在大埔傳播之路》一文中談及 「大埔汀角村民看見碗窰辦學成功,便邀請傳教士到來,並將一排房屋捐出。1864 年,和倫泰神父(Simeon Volonteri)在梁子馨神父和穆神父的協助下,在汀角建立聖安德肋小堂和學校。聖堂和學校的規模都較碗窰大,而汀角村又位於海邊,交通方便,故後來取代碗窰成為天主教在新安縣的傳教中心。」


從前汀角村亦包括沙欄及犁壁山,雖然這兩個地方現已立村,村民仍參與關帝誕。關帝誕本於農曆 7 月舉行, 每 3 年進行賀誕活動,二次大戰後,便改為每年的正月 13 日舉行,並聘請客家喃嘸做儀式。關帝誕的活動日期在正月 11 至 14 日,由汀角村公所負責組織賀誕活動, 包括神功戲、拜神儀式及麒麟隊活動,請來關帝、周倉、 關平及地方神祗(眾神)到神棚看戲。


大埔七約之汀角約位於八仙嶺下,由汀角、上山寮、下 山寮、犁壁山、蘆慈田、龍尾及大美督等 7 村聯合組織而成,對太和市的建立,有或多或少的貢獻 。


大埔汀角路的命名,亦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本來公路修路至船灣,名為船灣路,但船灣在電話中聽起來怕與荃灣混淆,故名為汀角路,但亦有說是汀角鄉是七約之一, 歷史背景和江湖地位使然。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20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