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讓青少年回到快樂區間】


一年多的疫情下,大家都關注身體的健康,那麼心理衞生方面又有 什麼變化?繼 3 月份青協發布的「青年孤獨感」調查,4 月份香港小 童群益會針對兒童的「希望感與快樂」調查緊隨出爐。調查顯示本 港青少年感到孤獨,離開了快樂區間,我們該如何伸出援手?

看電視台製作的資訊專題節目《尋人記》,節目中一位 校長的訪問引發思考。上世紀 90 年代,這位校長是老師, 她記得校長一番話:「希望打造沒有眼淚的學校。」千 禧世代,香港的學校講求的是愉快學習,看來向前邁出 一步,但依照近來的兒童及青少年調查報告看,我們的 下一代好像在快樂之門內外進進出出。


·【孤獨感與希望感】


青協的調查指出,本地 12-24 歲的青少年中,有超過四成表示「感到孤獨」。香港小童群益會的調查亦顯示 6-17 歲的本港青少年孤獨感愈來愈高,本港兒童快樂的平均 指數跌出「快樂」的區間,為 13 年來最低。


調查報告不僅點出「孤獨感」與快樂息息相關,更指出 「希望感」也是影響快樂的元素。什麼是「希望感」? 根據心理學家 Snyder 提出的「希望感理論」,希望感是人達成目標的動機。例如一位小孩無心向學,但某天他確定了人生職志,知道不能不透過進修去達成,就想盡 方法提升學業成績以達到目的。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指出孤獨感與希望感之間的相關性:「以愈多種方法跟朋友聯繫,孤獨感愈低, 而希望感則愈高。」溝通是快樂之鑰,陳健雄鼓勵青少年不單以社交媒體文字訊息與別人交流,嘗試主動致電 慰問他人以表達關心,以多種方法維持社交連繫。


其實即使在疫情前,就是智能電話大行其道之後,人與 人的溝通方式已起了極大的變化。彼此靠着先進的網絡 系統,溝通似乎更加便捷,但與此同時,面談的時間卻減少了。曾幾何時我們會因為親友說話時一個眼神而發 出會心微笑,會靠着他們輕輕拍一下肩頭的力度而有能 量站起來迎難而上。


【觀察關注與同行】


然而,當個人情緒受到困擾,青少年根本無力關心別人, 他們需要的是求助。因此陳健雄建議學校推行校本的朋 輩輔導、政府着力推廣社區關懷。談到這兩方面,筆者想起一些故事。男孩 A 父母離婚後無人照顧,拮据得三 餐不繼。他同學的媽媽知道了,有一段時間天天邀請 A 回家吃飯。女孩 C 的父母感情破裂,母親天天在家中鬧 情緒,C 害怕得每天下課後在公園做功課。某天一位路 人經過,邀請 C 轉到附近的少年警訊去,那個地方成了女孩的避風港。A 和 C 就在各種助力下茁壯成長。


還有一個崗位也不得不提。中學生 S 成績差被迫轉校, 到新學校面試時,不懂回答問題正想要放棄,那一刻, 他無意間發現陪着他來面試的社工姐姐正在門外為他低頭禱告,他十分感動,願意克服困難努力讀書。由於根 基不好,他努力找高效的讀書方法並成功考進大學。一 位本來幾乎沒有希望感的孩子有了努力上流的動能。


以上三個故事說明了觀察關注和同行,均是下一代消除 孤獨感、提升希望感和快樂指數的重要元素。同行的確 很重要,前述《尋人記》中的校長,她因為前輩一句「打造沒有眼淚的學校」而改變了教學方針,多年後,卻認 為眼淚也很重要。「我慶幸自己仍然有眼淚可以陪學生 一起哭一起笑。」關愛有助兒童回到快樂區間,而這些 靈藥除了具備溫度,原來也關乎濕度。


撰文:張行

圖片:Freepik.com (jcomp)


1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