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讀懂「殘」這個字】


希望用「別開生面」來形容一位運動員的打球方法不會帶來任何冒犯或負面的感覺。說的是今屆殘奧乒乓球男子 TT6 級項目的埃及選手哈馬度。他用口「握」球拍、 用腳發球。哈馬度的故事從 10 歲說起。當年他遇到火車意外,失去雙臂。他居住的村落,小朋友不是踢足球就是打乒乓球。基於殘障的限制,他選擇了足球。有時候, 他會幫打乒乓球的朋友當球證。「某次有人不同意我的判決,並指我永遠不能打乒乓球。」因為這句話,哈馬度開展「不可能」的計劃。他最初嘗試把球拍夾在腋下, 花了近 1 年才習慣用嘴巴咬住球拍。他不僅讓同伴「跌 眼鏡」,更於 2015 年在非錦賽中奪得銀牌。2016 年更成 功登上殘奧舞台並以第 11 名完成。


【固定身體的繩子會磨損皮膚】


除了這位媒體筆下的「不可能先生」,今屆中國殘奧代表團為國家摘下金牌的女子鐡餅 F55 級金牌得主董飛霞,也在展示如何挑戰和超越身體的極限。飛霞 1 歲時患脊柱灰質炎,下肢癱瘓。一直要靠拐杖與輪椅出行的她小時候害怕上體育課,15 歲那年卻在偶然機會下接受田徑投擲的訓練。


起初因為基本打不好,再加上身體狀態欠佳,訓練時遇到很大的困難,她的解決方法是加練。教練要求做 10 組 動作的話,她就做 15、20 組,而且每天很早起床到田徑場練習以提升體能。由於雙腿無法活動,訓練時要先用繩子把身體固定在投擲架上,整天的訓練後,雙腿往往 會給磨出一道一道傷口。而在酷熱夏天,她不能像其他運動員在休息時段躲進陰涼處,當天氣變冷,長時間吹風也曾導致面癱。然而無論任何天氣,都沒能攔阻飛霞讓她手中的鐵餅飛。


【一組編號說明殘障類別】


男子佩劍個人 A 項賽事金牌得主中國選手李豪,出生時四肢健全,兩歲時遇上車禍,右腿因此被壓傷須截肢。 成為運動員後,李豪除了要提升技術, 一直以來還要面對身體舊傷患帶來的劇痛,他方法是:對痛楚習以為常。


上文提到運動員的參賽組別前面總有一串由英文字母與數字組成的編號,大會為求公平,將殘疾運動員以殘障類別分組作賽,例如埃及乒乓球手哈馬度 TT6,就是針對手臂和腿部協調性受到中度影響,或肢體缺失的站立式運動員而設。董飛霞的 F55 則針對由頸髓損傷、截肢、 功能障礙導致肌肉力量殘障、運動範圍受限、四肢缺失、 腿長不等的運動員。而港隊硬地滾球運動員梁育榮的 BC4 組別包括肌肉萎縮症、脊髓損傷或截肢、非大腦起源導致的殘障。


殘奧分級制度複雜到一個點,媒體會特意撰長文講解。 不過這樣的「懶人包」只會令讀者理解「殘障」在身體 操作上受到不同限制。一位培訓殘障運動員的資深教練指,殘障運動員很勤力,但情緒波動或會較大,較容易在做不到或做不好的時候變得沮喪。可見要成為一名登 上比賽場的殘疾運動員,在身心兩方面均要花上很大的力氣。有人說「殘奧」的「殘」譯得不好要改名。按照 古籍和詞典,「殘」字有殘缺和受傷之意,筆者認為身 「殘」而心壯,其實是人類極崇高的質素,能夠做到配得捧獎。


撰文:張行

圖片:Alesia Kozik (Pexels)

1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