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由大埔舊警署 到活化歷史建築的綠匯學苑】


1898 年,英國租借新界後,在大埔起了一座警署,由差人維持治安,當年居民稱之為綠衣樓。差人頭戴大竹帽, 身穿布質厚而有靭力的青斜綠色制服,所以差人舊稱為「綠衣」,差館便成了綠衣樓。昔日童謠便有 : ABCD, 大頭綠衣,捉賊唔到,猛吹BB 。


差人在日據時期稱為憲査,1945 年香港重光後,才正式改名為警察,但英文名稱沒有變,仍然是 Police Constable 。 當時差人的國籍有英國人、印度人及華人, 英國人多為上司級。印度差人傳統不戴帽,只用紅白巾包裹頭部,因其頭巾色澤較紅,鄉中人稱之為紅頭鬼。 英國人薪水最高,印度人次之,華人差佬人工最低。


華人當差,有文裝與武裝之分,文裝是由武裝晉升而成, 文裝負責調查案件,武裝舊稱老更仔,是負責巡邏 。西人沙展或幫辦,多數在室內辦公,如無特殊案件,例不岀巡。


綠衣樓中,除坐堂幫辦外,另有傳話師爺兩名,負責文書與翻譯,他們精通多種方言,如圍頭話、本地話、客家話、潮洲話、鶴佬話及正宗廣府話等。 還要負責錄取囗供,教導報案人如何錄取合理囗供等。


新界最先有綠衣樓是大埔,建於 1901 年,亦是新界區總部,約有 50 多人駐守,由巡部官統領;巡部官即現今總警司,故此大埔有一座巡部官邸,位於鴨麻寮山,即現今廣福道 173、175 號,作為巡部官辦公廳與住宅。


另有一樓是印度人居住,鄉中人稱之為摩囉樓,鄰近有一幅農地,專種紅籮蔔、椰菜、番茄、玉豆、粟米、番茜, 莧菜等,供在職西人伙食。


70 年代末開始,大埔墟不斷發展並拓建屋邨與商業樓宇,警方需要大增警力,屹立近百年的大埔綠衣樓,人手頓感不足應付,需要擇地另建新警署。1984 年地政署批出一幅位於南運路與太和路交界的官地,作為新警署大厦。


80 年代大埔舊差館大門入囗右邊是報案室,坐堂幫辦後面位置為槍房,槍房再後位置為拘留房,報案室右側為警官辦事處及翻譯室,俗稱傳話房 。


後門有大片空地,三面有小平房包圍着,有洗衫房、厠所、警員宿舍及雜差專用房。差館後園另有一列平房, 為警員飯堂及休息的地方 。差館相連的另一房間,是雜差專用的地方,室內安奉了關公神像一座,橫額寫着保境安民,還有忠昭日月,義貫乾坤的對聯。大埔差館建築物前面放有一尊 1896 年鑄造的英式野戰炮。大埔舊差館運作至 1987 年,其後建築物曾改作警察分區辦事處、 新界北總區防止罪案組辦事處及水警北分區臨時宿舍和辦事處,直至 2006 年才停用。舊大埔警署在 1988 年獲評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2009 年 12 月改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最近 2021 年 7 月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發展局在 2008 年推出首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供非牟利機構申請活化保育,舊大埔警署獲列為首批活化歷史建築之一。2009 年,發展局重推舊大埔警署作為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計劃,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建議 的「綠匯學苑」方案獲選。復修工程耗資 5000 萬元,由 政府作非經常性資助。嘉道理農場將舊大埔警署活化為低碳生活的教育中心,取名為「綠匯學苑」,提供啟迪教育課程及培訓,向公眾宣揚環境保育訊息,並設立烹飪訓練區向學校團體推廣低碳飲食文化,內設「慧食堂」 為公眾提供低碳飲食午餐;又設立民間工藝工場,推廣民間工藝。機構亦計劃開闢文物徑,把舊大埔警署與大埔區內具生態及文化價值的文物資源連結。活化工程在 2012 年展開,2015 年完成對外開放 。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10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