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為什麼帶孩子逛博物館 看什麼?】


寒假將至,已為人母的同事忙着構思假日親子活動,剛好我收到古物古蹟辦事處一份宣傳單 張,近日正舉辦一個名 為《大步大埔》的展覽, 內中介紹不少饒富物色的大埔歷史建築,展出珍貴的大埔出土文物及 歷史照片等,便把活動介紹給她。同事卻好奇原來孩子也適合看博物館?怎麼會看得懂呢?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 看不懂那些歷史感厚重的展品,其實,只要家長在逛展前做足工夫, 以有趣的方法加以引導, 孩子必會感到樂趣無窮, 在外國一早已流行「博物館教育」,香港的家長們何不參考一下!


博物館是孩子近距離接觸歷史,感受文化的最佳窗口。 無論是國內或是外國,近些年愈來愈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博物館教育,每逢節假日,博物館就成了親子遊中必不可少的打卡地。


例如在美國,學校會定期在博物館進行野外考察,孩子的科學課和歷史課也多是在博物館裏完成的;公認「全球教育第一」的芬蘭,隨處可見兒童博物館,這也是「芬蘭 15 歲學生的科學素養多次佔據 PISA 第一寶座」的重要原因。


【父母同學習激發探索欲】


香港政府近兩年積極推動國情教育,同樣重要的還有歷史教育,可我們身為父母,若年青時沒有修讀歷史課, 對國家歷史的了解可能也不深,如何協助孩子學習呢?


博物館不單可以成為孩子在教室外的第二課堂,以最直觀和形象的方式接觸歷史文化,也是讓父母子女同時平等地學習與分享的最佳平台!博物館所提供的豐富資訊,幫助孩子理順前人的文明發展進程。


以這個《大步大埔》展覽為例,孩子們可以接觸到在社區內經常有機會看到,卻從沒看過要了解的歷史文物,例如大埔樟樹灘協天宮內的彩門原來是清代古董、舊墟天后宮內的古鐘、磬及鼓竟然是康熙 30 年間的樂器。到底什麽物件在重要的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自然界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哪些大事?這些都能夠激起孩子去探索社區、國家、甚至世界的主動性。


【逛館變遊戲親子更投入】


不過,帶孩子逛博物館切勿走馬觀花,或者不斷催促孩子看展品旁邊的介紹,學習一些具體的文化知識。要讓孩子看得開心,必須要有關鍵兩點:首先要做好準備, 行程有遊戲感,讓孩子覺得有趣;第二是家長必須要有投入感,讓孩子覺得有同伴。


從事教育的朋友分享了以下例子,一位父親帶着兩個分別 9 歲及 7 歲的兒子看展,3 個男生把參觀變成遊戲, 任務是要找到展牌上不認識的字、對應的英文和物件, 看一共能找到多少組,爸爸陪伴孩子一同完成任務。


另外一個例子,母親帶着 10 歲大的女兒看美術展,女兒 在看展途中會主動問導賞員問題,原來她與母親早在家中做好預習,是「帶着問題去參觀」,希望博物館中找到答案之餘還能看到實物,媽媽的角色是協助者和鼓勵者,這做法不但能加深孩子對問題的了解,也同時訓練女兒的提問能力。


如果場地許可,有些家長甚至讓孩子在博物館內畫生、 臨摹,把看到的東西畫出來,讓孩子在館內看到更多細節,提高他們的觀察力。看且見,才是看博物館的精髓之處。很多時候我們會視而不見,看不見很多東西。怎麽去「見」?把它描繪出來,就是「見了」。


走進博物館並不一定是立刻獲得什麽,但把逛博物館當作一種生活常態,這無疑是促進親子關係,獲得樂趣的好方法 。



帶孩子看展覽

大埔樟樹灘協天宮內的彩門

窰廢品

大埔舊墟天后宮內的古鐘、磬及鼓


撰文:徐泰

圖片:網絡圖片


《大步大埔 ─ 古物古蹟面面觀》


展覽透過 60 餘組的珍貴文物、歷史照片,輔以一系列介紹大埔古蹟的錄像節目,讓觀眾進一步認識和 了解香港各式歷史建築,以及文物保育的重要性。


日期 : 2021 年 11 月 5 日 - 2022 年 2 月 16 日

地點 : 香港文物探知館專題展覽廳(免費入場)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