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奧運,香港運動員拼出了很多勵志故事。究竟得獎運動員決賽那天,他們的父母在做什麼?香港空手道代表劉慕裳的媽媽在酒店舉辦集氣大會,與親友一起見證女兒的獲獎。香港劍擊代表張家朗的媽媽太緊張不敢看直播,比賽時選擇出外逛街。
孩子是骨肉,他們站在國際級比賽場上跟對手決戰,父 母的心情其實也是一場鬥爭。雖然忐忑,卻不會為子女添壓力。家朗爸爸說,家朗向來不喜歡家人在比賽前跟他談論跟比賽有關的事,奧運期間跟家朗通電話,他只會提醒兒子買紀念品。
劉慕裳的媽媽同樣清楚女兒的喜好,在比賽前,劉媽媽買了女兒喜歡的卡通公仔唐老鴨,並為鴨仔縫製道袍, 還準備了三款獎牌,在賽後為唐老鴨戴上。
【靠自己 不消費女兒的榮譽】
除了「挑通眼眉」,要培育孩子成才,一個精準的全盤計劃重要嗎?張家朗父母都是籃球運動精英,很自然會把兒子帶到籃球場去,可是家朗最終選上的卻是父母所不悉知的劍擊運動。劉慕裳的哥哥劉知名先接觸空手道,原本學習芭蕾舞的她覺得空手道很有型就決定「轉軚」。
計劃看來沒有扮演重要角色,但幾位獲獎選手的父母不約而同稱讚孩子自律,培育孩子優良的品格就是關鍵。 當 14 歲的國家跳水隊隊員全紅蟬,在女子 10 米跳台上得到 3 個動作的滿分,摘下一面金牌之際,她全村子的鄉親都歡呼。
小女孩得獎後表示跳水為了掙錢給媽媽醫病。全媽媽在幾年前因意外受傷要卧床,經常因為怕花錢而不吃藥。 賽後,有不少企業說要向紅蟬送大禮,還有商家要把錢拿到全爸爸跟前。雖然家裏經濟環境不好,全爸爸卻婉拒了外界的饋贈:「人要靠自己的雙手,我不能消費自己女兒努力得來的榮譽。」
家貧的金牌選手還有鉛球代表鞏立姣。今年是她參加的第四屆奧運,32 歲「老將」勝出後激動不已。鞏爸爸記得女兒被選入國家體校時,他爽快地說:「去掏錢!」 他「掏」的方法是去當搬磚工人,鞏媽媽就把家裏所有的麥子和玉米都賣掉。
【堅守家長的位置不越界】
成功背後是高貴可敬品性的傳承。何詩蓓讀書年代堅持清晨起床做功課和練水,她的自律勤奮跟父母的身教自然大有關係,她小時的教練還透露爸媽另一個育兒特點。教練盛讚詩蓓父母是他遇到的家長中最開明的。「他們會放心讓教練當教練,家長當家長,很多時還會讓女兒自己作決定。」原來要培育成功的運動員,父母要堅守自己的位置不越界。
父母的位置在哪裏?自傳式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中六屆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的媽媽,在兒子遇到瓶頸問題所做的是陪着兒子練跑。今屆奧運香港高球代表陳芷澄,她的父母不是陪跑是同行。全球 50 強的高球好手形容職業高球運動員經常要到處參加訓練和比賽,過程十分孤單。除了將高球運動視為事業,她之所以能夠克服孤單感,還有賴於父母的陪伴。當她到世界各地比賽,父母會長途拔涉到比賽地點,伴着她走過場上高高低低的大小山丘。
成功運動員的背後有很多支援,但不少孩子獎牌路的起點,都站着願意為成就下一代而努力、忍耐、帶汗帶淚的慈愛推手。
撰文:張行
圖片:Alexandr Podvalny (Pexel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