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食指大動」指想吃東西,現在食指主要為「碌手機」活動效勞。名叫「Pop It」的彩色小玩具近日成為潮物,甚得小孩的歡心,爸媽們都笑言家中多了一大堆,小朋友上館子等餸菜的空隙不再是機不離手,而是用指頭把一個個凸起的圓型「小山丘」按下。
【什麼是感覺統合?】
「啪啪紙」控會贊同把凸起物壓扁的動作既輕鬆有趣, 也很有療癒感,筆者買了好幾塊,特別鍾情材質較硬, 壓下有響亮「啪」聲的款式。一類 Pop It 的小山丘有圖案、英文字母或數字壓紋,家長相信有助學齡前子女寓娛樂於學習。筆者則覺得凹凸壓紋如同為指頭進行按摩 一樣,有舒緩情緒的作用。
一直覺得觸覺在 AI 時代被忽視了,其實它與其他感覺系統,如聽覺、視覺、味覺同樣重要,各種感覺訊息的接收及統合對於兒童腦部發展有着關鍵性的影響。個人會將從自己身體及對外接收到的訊息傳送到腦幹進行統合分析及作出反應。如果孩子在感覺訊息處理方面有困難,訊息經處理後仍是雜亂無章,他或會出現好動、分心、手腳笨拙、抄寫困難和不合群等問題。
有些患者在接受感覺時或會出現低敏或過敏的情況,他們可能會對一些日常活動例如洗澡、玩沙甚至進食質感較為粗糙的食物感到害怕。有一位約 5 歲的男孩觸感過敏,每次在特別活動區上課,老師請同學脫下皮鞋、安放於活動區外然後踏到地蓆上,他就會哭着拒絕。
美國一位學者 Temple Grandin 有感覺統合障礙,小時候很喜歡把身子藏在沙發的軟墊下或者用氈子把自己包裹 起來。她知道自己需要擁抱帶來的壓力感,然而當別人抱她甚至只是握一下她的手,她又會覺得刺激過度。於是她自行研發一座「擁抱機」,那是一個內置兩塊氣墊 的箱子,兩塊氣墊呈 V 字形,讓她把身子藏在氣墊中央 然後控制氣墊發出的力度,為自己量身訂造合適的「擁抱」感覺。
【在遊戲中接觸泥膠與紙黏土】
有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或需要循序漸進地接觸外物、獲得刺激,過程中使用的力度也因人而異,職業治療師指出,如果孩子有觸感過敏,可嘗試在遊戲時讓他逐一接觸不同質地的玩具或物料。如果患者像上述的男孩完全拒絕嘗試怎麼辦?治療師的處理方法是容讓他先攬着自己脫下的鞋子進入地蓆區,為他增添安全感,他漸漸適應了皮膚隔着襪子接觸地蓆的觸感,可以跟其他同學一 樣輕鬆上課。
治療師建議在遊戲時讓有感統問題的孩子接觸如泥膠、 紙黏土、米粒或沙粒,或讓他赤着腳在草地、軟墊上行走。如果孩子對這些物質都表示抗拒,不妨請他玩 Pop It 遊戲。某天同事工作得有點累,邀請筆者玩 Pop It 遊 戲:以最快速度把所有小山丘擠下去,大家都玩得很開 心。讓孩子在遊戲中主動出力進行擠壓、接收紋理提供的輕微刺激感,或許會是提升觸感適應力的好開始。
有感覺統合 問題的患者, 對於觸覺、視覺、聲音等感覺或會出現過度敏感或低敏的情況。
色彩繽紛的小玩具或有助 舒緩情緒及提 升個人對不同質感的適應能 力。
撰文:張行
圖片:Allan Mas (Pexels)
Instagram@popitshopofficia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