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大埔昔日稻米生產概況】


李紳憫農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 粒粒皆辛苦。」可知農民的辛苦,粒粒皆辛苦亦可形容稻米的種植。


早期新界農民以種植稻米為主,民以食為天,畢竟米飯是南方最主要的糧食。新界除元朗、錦田、石崗、洪水橋外,大埔亦是一個稻米主要的產區,林村方面由白牛石、梧桐寨、寨乪、石盤河、大菴山坳、坪朗一帶乃至 林村谷,秋收是一片金黃。在稻米品種上元朗有著名的絲苗、齊眉,林村亦有花腰仔,不遑多讓。


收割後的禾穀,還需要經過打禾、曬穀等等,才可完成整個程序。打禾是用人手操作非常費勁,手抓適量株數稻米高舉過頭用勁摔打在禾桶內的禾梯,稻米才會脱落 。稻米收割後,就會用人工的方式,把稻穀、稻桿、稻葉分出來。接着就是進行曬乾的工作,以免稻榖發酵與 發芽。曬榖時候,會選擇比較廣闊且通風的地方,把稻米平鋪在地上,並每隔一段時間就需用禾耙或用腳踼榖使其翻動,讓陽光可以曬乾穀粒的每一個位置。


曬穀大約需要一個星期時間才能完成, 曬的天數要看當時太陽炙熱的情況來決定。所以在曬榖的過程中,需要拿幾顆稻榖咬一咬,用榖身的軟硬程度來判斷稻穀中的水份含量是否差不多。曬乾的穀則以「風鼓」篩除品質不良而榖身較輕的榖粒及稻草屑。操作時,一人以筲箕 盛穀粒倒入風斗中,另一人以右手搖轉風鼓手把,左手抽開「風鼓掩」使穀粒落下,經過風鼓木葉的搧風,雜物和輕的稻榖被吹出風鼓口落在地上;飽實的穀粒較重, 即由漏口落入米籮中。脫掉穀粒的稻草,在農家心目中仍舊是一樣珍寶,割禾之時,即把稻草加以整理儲存, 用來做禽畜的飼料;尤其是草食性的牛,在青草青黃不接時,都以稻草替代,更會利用稻草製成稻草人,豎立在農田中央,以嚇阻鳥類吃稻穀及其他農物。


穀物收成後要拿去加工磨成米粒才算大功告成,而代農民加工穀物成米的行業叫米機。大埔經營米機行業只有在北盛街的恒昌米機,東主是趙鎮東。及在廣福道的均發米機,東主是張大喜。經營米機亦工亦商,既可代客加工磨米,也可收購稻穀磨米自行出售。


米機工作程序是把榖物放入横磨,碾出白米,客人交來榖米 100 斤,連糠交回 99 斤,另收取加工費用若干。米機的磨米流程,大致是這樣:


(1)用皮帶通過運糧筒,把榖物運上垃圾篩,篩去雜物;

(2)將初步篩過的榖物輸入樸磨,碾出榖殼,成為樸米;

(3)將樸米磨碾過的榖經大風櫃吹去大糠;

(4)將樸米輸入横磨進行加工,碾去米皮,成為白米;

(5)白米再經小風櫃將細沙或雜物吹去,成為更纯正的白米;

(6)將白米進倉 ,入麻袋每包約 200 斤,縫口叠堆庫藏。


50、60 年代 , 大埔米舖多過銀行,計有:永興隆米行、 王安泰、聯豐泰米行、德泰隆米行、昇合米行、茂泰米行、合利米行等等。70 年代的典型米舖,在舖面可論斤散買,但村民多數購買50或100斤,米舖則有送貨服務。


至於米價在 1938 年之前,上米毎擔 4 元,1939 年後上米 漲至毎擔 6 元,1967 年頭,上米每斤 8 毫,1967 年尾已經上漲至 1 元 2 角。70 年代中,米價每斤 2 元半,比較 1938 年,價格可買 60 斤。恒昌米機在香港淪陷時期為官方配米所,當時每人每日配米 6 両 4。


隨着 70 年代香港稻米種植業的式微,米機已無生存的空間,備受淘汰。80 年代恒昌米機與均發米機相繼結業, 而米舖亦受超級市場袋裝米的強力競爭而陸續結業或轉營。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165 次查看0 則留言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