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廣鐵路(英段)於 1910 年 10 月通車,當時全線擁有 5 個車站及 1 個臨時旗站,分別是尖沙咀站、油麻地站、 沙田站、大埔站(大埔滘)、大埔墟旗站及粉嶺站 。
1913 年,鐵路局在臨時旗站興建了極具中國特色建築的 永久車站,並命名為大埔墟站,位置就是今日的香港鐵 路博物館。
大埔墟火車站設計極為開放,南北都有岀入囗,乘客可 自由選擇入站或歸家之路。北面出口可往漢家路錦山方 向,南面出口則通往泮涌等地。乘客就算從正門大樓岀 閘,鐵路職員都採取半開放式態度查收車票,隻眼開隻 眼閉,鮮有留難。當然還可若無其事,下車後在月台稍 等,待火車開行後,則可施施然岀閘;收票職員還有很 多公務在身,已不知去向。省下來的車錢便可在車站下 的石明記買零食了。
車站還有一個被乘客視為大而無當的設計。原因各大車 站每年行人因橫過車軌不幸被輾斃的事件甚多,尤以大 埔墟火車站為甚。致令職員常要在擴音器大聲高呼,切 勿橫過路軌。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鐵路當局為乘客 安全計,在 1965 年建造了新界第一座架空横跨月台的行 人天橋。橋闊 10 呎,橫跨月台之長度為 62 呎。
其實當年月台設計,高度與路軌距離相常低,乘客橫過 路軌到對面月台是輕而易舉之事,但因有火車將到之 時,乘客急於橫越路軌,踏上碎石,失去平衡才引致意 外。天橋設計安全意念正確,但非到不得已關頭,行人 天橋的使用量是相當低。
當年由於班次極疏,故火車到來前候車乘客眾多,遇到 繁忙時段能否擠上車,真的是要考工夫,乘客挺而走險, 爬窗上車,時有所聞。
另有年輕小夥子有上車攻略,在火車將至之時,橫越路 軌到對面月台等候,貪其上車方便,爭取有利位置。或 站在兩線路軌之間等候,險象橫生 !
如家教森嚴,奉公守法之輩,加上年紀幼,胆子細,都 會乖乖的在售票處排隊等候購票。車站職員在車到前 5 分鐘才施施開窗售票,但售票速度之快,無與倫比,雖人潮如湧,都處理得宜,舉重若輕。乘客一票在手,便 可安然上車,不會走失班次。關窗停止售票之餘,職員 還要衝到月台舉旗開車,辦事效率之高,令人佩服 !
另一車站奇景,就是火車到站之時的交波方式,一接一 送,技巧純熟準確。但到 80 年代初,柴油火車時代結束, 火車電氣化將要來臨,鐵路需要鋪設雙軌。
1983 年 4 月 6 日大埔墟火車站停止運作,完成歷史使命。 大埔墟新火車站南移,位置在運頭塘王肇枝中學附近, 即現今新達廣場。
極具中國建築特色,落成近百年的舊大埔墟火車站,於 1984 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受保護古蹟,並計劃將火 車站活化成鐵路博物館。
香港鐵路博物館於 1985 年 12 月,聖誕節之前正式開幕, 每周 6 天免費供市民參觀 。鐵路博物館由當時九鐵主席 霍士傑、區域議局主席張人龍、市政署署長孫明揚、區 議會主席黃源章等達官貴人主持開幕。
館內有售票處,訊號控制室,有簡介九廣鐵路歷史及其 發展的展覽廳,有停泊數十輛由 1911 至 1964 年的歷史 車廂展覽月台,電氣化火車模型及博物館辦事處等等。
大埔墟火車站一個華麗的轉身成為鐵路博物館,作為一 個歷史的遺跡,也是街坊遊客消閒半天的好去處。
當年大埔擁有大埔滘和大埔墟車站,如今仍有大埔墟及 太和車站,大埔仍然是鐵路沿線的黄金地段。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