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三門仔村為一條歷史悠久的漁村,位於白沙頭洲東部近白排角(即現在船灣淡水湖副壩溢水區附近)。昔日白沙頭洲和伯公咀之間有兩個小島(東頭洲和另一未名小島),形成三道小水道,連接船灣和赤門,因此名為三門仔。詳細而言,所謂三門,一為伯公咀與東頭洲北端水道,二為東頭洲與白沙頭洲的三門頸水道,三為 東頭洲與白沙頭洲東角間水道後。
百多年前,部份塔門及高流灣的漁民為了方便在船灣海域捕魚作業,故移居船灣白沙頭洲。他們主要是蜑家人, 以船為家。
50 年代白沙頭洲有漁船 300 多艘,漁民 400 多人,分別為徐、張、石等姓。岸上僅有一間古舊簡陋的屋聊作遮風擋雨之所;漁民出海,數十兒童只由三兩老嫗照顧。 後來漁政司署在古屋開設識字班教育漁民子弟,50 年代 末,漁民見古屋日久失修,於是向政府要求興建一間學 校。在漁民自籌千元及教育司署、漁政司署資助建成只有一間課室及校務處的三門仔漁民學校,新校落成敦請到大埔理民府華樂庭主持啟鑰儀式。
60 年代初,部份漁民亦會在岸邊搭建簡陋的木屋居住, 和在船上居住的漁民漸漸形成一條三門仔村。1963 年的一個晚上,岸邊木屋不知如何引發火災,由於位於孤島, 消防聞訊乘船趕至,3 間木屋已被燒毀,並有 4 名婦孺罹難。
60 年代中由於受到船灣淡水湖建造工程的影響,三門仔村需要拆遷,村民選擇東移在羊洲附近的鹽田仔另建家園。在政府當局協助下重建三門仔漁民新村,並於 1965 年 12 月建築完成。村民為紀念新村落成,籌備一個盛大揭幕剪綵儀式,並開演粵劇助興,由漁農處處長祈達主持開幕典禮。
政府派岀 8 艘機動木船協助三門仔漁民搬遷,最後登陸者為鎮守三門仔的伯公爺土地,由村代表何鴻帶等護送登陸,安置在預定社壇內,村民紛紛燃放爆竹,舞麒麟, 鑼鼓喧天 , 並以金豬等敬奉伯公爺。
三門仔新村為兩層高三合土建築物,共有居住單位 45 個,每單位約 270 平方呎 , 內有 1 房間;每單位的支柱, 均在建築時預留空位,以便較多人囗單位加搭閣樓之需。單位前後有鋼窗,並安裝公眾街喉 5 個、垃圾焚化爐、男女公廁等設備,可惜還未有電力供應。
新村預留兩單位作為鄉公所或居民集會之用,此外並在 附近山崗覓地建一所學校及遊樂場,安置在 1958 年開校 的三門仔漁民子弟學校學生。又有一大幅英泥鋪建的地 堂,以供漁民曬網之用。
搬村後大部份村民認為三門仔新村,背山面海,環境優美,各項衞生設備均較舊村為好,只需步行 15 分鐘便可到汀角路,有巴士直達大埔墟,交通便利,短期內將有電力供應,日常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政府並在新村對出海面修築一條海堤,為村中漁船提供一個良好的避風港灣。
2015 年初,三門仔漁民新村慶祝遷村 50 周年,百多位 海外僑民歸港與新舊村民聚首一堂,回憶半世紀來發展 變遷,人人喜上眉梢。期間三門仔新村鑼鼓聲喧天,多頭醒獅、瑞麟巡遊以作慶祝,更筵開 80 多席,熱閙非常。
經 50 多年變遷,三門仔漁民新村由最初僅 40 間屋,發展至現時遍佈整個船灣避風塘沿岸,居民亦由 36 戶增至現時超過 160 戶。從地質公園設立到發現有「藍眼淚」 之稱的夜光藻,蔚為奇觀,遊人日漸增多,但小小漁村 依舊保持樸素風貌。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