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碗窰樊仙宮,又名樊仙廟,位於上碗窰村,供奉的是陶瓷行業的神祇。 樊仙宮由碗窰鄉 10 條村共同管理, 10 村即:荔枝山、桃源洞、上碗窰、下碗窰、張屋地、 新屋家、半山洲、元墩下、燕岩、打鐵屻。
碗窰村是由文、謝兩族在明朝時開闢經營窰場,清康熙遷海令初次復界後謝氏不願再經營而由文氏獨佔。康熙 13 年(1674 年),南遷的客家馬氏族人向原居的文氏購入碗窰村的窰場,經營規模逐漸壯大,馬氏 16 世祖馬彩淵特地從廣東長樂祖地迎請樊仙到碗窰坐鎮,並建廟樊仙宮供奉。
樊仙宮約建於清乾隆末,曾多次重修,包括同治 6 年 (1868 年)及光绪 23 年(1897 年)。 民國後 1925 年樊仙宮重修,設有舖戶等善信芳名之碑文記載。之後再重修分別於 1964 年、1976 年及 2000 年。
樊仙宮位於上、下碗窰之間,毗連碗窰公立學校。雖然樊仙宮是陶瓷行業神廟,碗窰村民亦已在 30、40 年代轉為務農,但仍然敬奉樊仙祈求風調雨順,成為碗窰鄉保護神。
1964 年樊仙宮重修,於正門屋檐下繪畫兩幅壁畫,一是大埔王肇枝中學,一是碗窰後山的燕岩,表明由王肇枝中學到燕岩均屬樊仙宮護佑範圍。70 年代中一場火災燒燬了宮內很多歷史遺蹟。
1976 年樊仙宮重修,牆外漆有白灰水,前後兩進,左右二楹,門為朱紅色,門額石刻樊仙宮三字,兩旁懸有門聯,詞曰:「仙像莊嚴護佑通鄉添吉慶,師靈赫濯扶持合境集千祥」,門後上懸 1964 年重修時立之「神恩普照」 牌匾。
樊仙宮不遠處,有供奉關帝的武帝殿;廟宇建於清代中葉,為一間前高後低的一進式小型廟宇。屋脊建築採用綠琉璃瓦片,配以米黃色粉刷的外牆,結構簡約。廟內設立簡單神壇,壇上掛有「忠義堂」木牌匾。
大門外有壬戌年重修紀念的一副對聯,聯曰「河北英雄皆喪膽,江南豪傑盡寒心」。正殿前以人高的圍牆間隔作露台和通道,故要由側牆的小門進入內殿。武帝殿內, 有立於 1829 年的福德祠碑誌,內容主要記載碗窰鄉福德祠的歷史。
60 年代,碗窰村民都會在農曆 5 月 13 及 16 日,慶祝關帝誕及樊仙誕,並公演粤劇神功戲 ,人神共樂,場面非常熱鬧。
碗窰馬氏家族對教育十分重視,在村中祠堂五常第開設 私塾。 30 年代私塾改名為「民安學校」,提供小學教育。 日據期間,學校被毀,村內教育被迫中斷。
五常第建於清道光年間,為三進古建築,最後一進為祭祀祖先的神龕,五常第是紀念三國時代的馬氏五兄弟伯 常、仲常、季常、汝常和幼常。可惜五常第與曬谷地塘, 馬廄,文瀾書室,穀倉及天主教堂等數代碗窰的建設均乏人照料,歷經風雨侵蝕,野草叢生,先後倒塌了。
馬氏宗祠於 30 年代末建築在大埔舊墟,1996 年遷建至 上碗窰村現址,是香港唯一的馬氏宗祠。宗祠門聯為「絳帳家聲,銅標世澤」,意指東漢馬融設絳帳以授生徒及馬援遠征交趾,立銅柱表功 。
戰後在政府教育政策及碗窰鄉紳的推動下,碗窰公立學校在 1949 年建成,並於擴展時在樊仙宮內設立校長室、 小賣部及教職員工廚房等。
60 年代,由於入讀學生急促上升,在校監馬世安先生及碗窰村民捐助下,新建多間課室及推行完善教育制度。 可惜學校在 1994 年亦與其他鄉村學校命運一樣由於收生不足而停辦。
由於碗窰樊仙宮是香港唯一供奉樊仙的廟宇,見證了陶瓷業在香港的盛衰,因此於 1999 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其後又於村內設立博物館,展示碗窰村的文物如陶瓷 等, 開放供市民免費參觀,並有專人講解。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