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中學生職場初體驗】


教育局重視生涯規劃教育,並為協助學校編製了相關指引。但 2017 年一項調查發現本港有四成中學生表示欠缺人生目標。2019 年,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進行一項研究,指生涯規劃教育在協助學生從學校過渡到職場功能偏弱,而受訪教師及學生均認為工作與就業相關體 驗的效用大,故建議政府多為中學生提供職場體驗。


Ben 是中六學生,他知道職場經驗的重要性高,故中五 時曾主動和同學組隊參加一個由商業機構舉辦的比賽, 希望藉機增加職場實務的體驗。9 月開學前,Ben 已全力為 DSE 作準備,更制訂了溫習作息時間表,但當他知道有機構聘請活動助理,他毫不猶疑馬上應徵。看這為 期只 1 天的工作對他有什麼增益。


【開工前的準備】


獲聘用後,他即開始做準備。首先依照大會指示準備合適的工作服,再了解工作地點及到達該處的方法及需時,最後是設想自己崗位的職能。當天是兒童繪畫比賽的頒獎禮,屆時會有父母帶着小朋友前來領獎及取回畫作。「他們會問什麼?如果不懂回答怎麼辦?」想到這裏,他馬上請教有多年職場資歷的爸媽,了解如何遣詞用字作出有禮貌及有效能的回應。


當天他特意早 20 分鐘到達,為的是探路。「活動地點位處的商場面積很大,如果來賓不熟路而附近又沒有指示牌,他們迷了路或會向我查詢。」Ben 想到是日不少家長會帶着學前的幼齡子女,要如廁卻找不到洗手間會很徬徨。


【遇上閒懶的隊友】


活動來賓很多,Ben 估計午飯時段人數會增加,工作團隊應無法外出用膳,他自告奮勇向主管提出為大家買外賣。Ben 平日用膳總會把餐牌從頭到尾看幾遍才能下決定,這天為了收窄飯款減低出錯機會,他沒看餐牌,直接選了最多人點的飯款。


Ben 說有一項工作最「吃力」。「參賽者在離場前會到 放置於場外的特製佈景前『打卡』。佈景是一個紙製的相框,由於每位參加者的高度不同,每次拍攝,我們都要將相框捧起來。相框大,要出動兩個人之力,可是有一名工作人員表現閒懶,一邊抬佈景一邊玩手機。」


離開課室踏進社會,由領受知識的學生變成受薪一族, 身份和境況不同,所需要的能力也有分別。Ben 在事前 作出巨細無遺的假設是推測預視能力;遇有不懂得的事主動找答案,這是解難能力;放下平日的個人喜好從團隊利益出發是群體精神;遇有不合作不盡力的夥伴不抱怨不仿效,堅持專注履行責任,則是高情商與責任感的表現。


有一項能力,在 Ben 眼中也很重要,他卻自覺未能做到: 「在學校,老師和同學有時間慢慢彼此了解,但在職場上,尤其是這種一兩天的散工,最好讓別人在短時間內認識自己。」教育局認為有效的生涯規劃教育可讓學生 獲得所需知識、技能和態度向升學及就業之路進發。這名中六生雖然未能透過第一天的職場體驗獲得許多知識和技能,但態度滿分,絕對是個好開始。


撰文:張行

圖片:Tim Douglas (Pexels)

1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