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T Post

【「鹹水龍」騰出 太和邨驚艷蛻變】


大埔的公共屋邨有 7 個,其中以舊有地方命名的有 5 個, 分別是廣福邨、富善邨、運頭塘邨、寶鄉邨與太和邨。 對應地方是廣福道、富善街、運頭塘、寶鄉街,而太和之名相對陌生,由於年代久遠。遠在 1892 年,大埔七約在如今富善街立市,名為太和市,與大埔墟(舊墟)分庭抗禮。20 世紀初由於大埔墟火車客站的設立,太和市因佔地利之便而日見繁榮,取代了大埔墟(舊墟)的商貿地位,人們漸稱太和市為大埔墟(新墟),太和市之名日漸被人淡忘。


公共屋邨在原地興建的是運頭塘邨和寶鄉邨,而廣福邨 和富善邨是在吐露港填海區建成,剩下的太和邨就是在河岸農田和村屋間建成。宏觀而言太和邨是由兩塊近火車路的土地組成。


火車路北行右面至大埔公路大埔頭的三角形地段,原是一片沼澤,棄用幾十年。傍大埔公路過橋後有大埔北約屠房、朱記單車舗、集成雜貨店,雜貨店專營黑炭,還有生昌等數間木園,提供建築用的木材夾板。


此片沼澤咸田名為鹹水龍。40、50 年代原本是大片農田,但由於貼近林村河岀海囗, 而林村河經常氾濫,漸成沼澤,農地因而被棄耕。中段為民居及木廠,尾段為一大型花園農場佳記園。


火車路另一面為林村河下游,有幾戶養鴨人家,亦為孩童的天然遊樂場 , 是游水捉魚的好地方。河的中段有一片竹林,可以尋幽探秘,然而由於地方隱密,亦是鴉片道友吞雲吐霧的天堂。附近民居有養鴨人家,但雨季經常飽受河水氾濫之苦。


1969 年政府建議發展鹹水龍為輕工業區。1972 年建議將鹹水龍改為興建可容納 9000 人的公共屋邨,大埔鄉事委員會亦通過將此屋邨命名為廣福邨,因其鄰近廣福道及廣福橋,可惜建議未有成事。結果若干年後,廣福邨另建於元洲仔填海區。


70、80 年代,政府於林村河流域大量收地,疏濬拉直及擴闊河道,自此林村河失去原始風貌,但河水氾濫情況卻大大改善,還建造綠瓦紅柱富中國特色的錦和橋,方便錦山居民往來,或作休憩地方,茶餘飯後緬懷昔日林村河景色。


80 年代初,政府開始整理太和邨地盤,拉直河道,為建造太和邨及火車站作出準備。


1984 年政府正式將地段命名為太和邨,翌年開始招標承 建,1989 年完成。計劃建樓 9 座,可容納 4 萬多人。作為太和邨的配套,方便居民往來太和邨和大埔墟的太和橋,亦於 1991 年落成。


時至今日,太和邨已是大埔設備完善的屋邨,火車路右面的有福和、喜和、亨和、愛和,新和及居和樓 。而火車路左面則有安和、翠和、麗和樓,還有居屋寶雅苑三座。


若看到 60、70 年代的鹹水龍與現在的太和邨作一比較, 會感慨時代變遷,大埔的驚艷蛻變。


大埔社區小故事

撰文:Ping Wo Chu

相片提供:大埔老照片 朱森

9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