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新義工繼續行善】
香港政府向全港巿民派發「防疫服務包」,350 萬份「防疫服務包」要在3天內完成,完全不是易事,除了2,000 位公務員參與包裝,還要加入 17,000 名民間組織義工參與包裝工作。近期,參加了多個包裝抗疫包的活動,在帶動義工包裝抗疫包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參加包裝者,原來都是新義工。
在香港處於極為惡劣的環境,在香港人都要出心出力救港的今天,竟給我看到,原來香港有這麼多有心人在,因而令包裝抗疫包人員完全不缺,可以在 3 天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在包裝過程中,義工們非常認真做好本身的工作,完全積極投入,認真完成工作,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是希望為社會出一份力的積極態度,充滿正能量。
看着每一位義工努力工作時,我的內心湧起一個希望;我希望,在香港打勝疫情關,雨過天青後,在未來的日子裏,只要社會有什麼災難發生,這批有心人,這麼大批充滿正能量的義工,仍能把這股正能量一直保持,只要有需要,他們仍肯繼續走出來幫助和支援需要求援者。
人與人能做到互助互幫,社會就會和諧,我冀望社會能有更多善心人存在,大家都肯互幫,人人都快樂,這才是我心中最樂見的人間好景象。樂於助人的心,是善良的,是好人好事,希望新義工們充滿愛的心態能一直保持下去。
社長的話
林奕權
【香港應趁危時重擔窗戶之責】
新特首選戰展開,提名期由2022年4月3日至4月16日, 5 月 8 日進行選舉。不過,無論誰人成為特首,對於香港市民而言,打好抗疫戰之外,如何把香港經濟重新恢復?這可是市民對新特首的至大期望。
香港的國際地位正面臨「內憂外患」之況,內憂是香港政府抗疫措施做得強差人意,營商環境恢復正常遙遙無期,內部管治能力令人擔憂。外患是指當英美為首的西方勢力意識到,香港作為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對中國有特殊地位,傷害香港可以令到中國「不開心」,打擊香港經濟,打擊香港法治的國際形象,便成了敵視中國者的目標。作為一個內地的窗口,香港在 1997 年回歸後,位置一直做得非常好。至近年,已經有很多人遺忘了,香港是內地窗戶,是中國「特別行政區」。
什麼叫「特別行政區」?就是作為中國與外國的接駁窗戶,是一個接駁點。因疫情關係,這兩年由香港來回內地非常不方便,談生意更具難度,就算香港拚命想清零,嘗試與內地重新通關,可惜因疫情反覆,一直通關不成。
由此我便想到,香港政府是否應該從另一個方向去思考,做回香港本身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說,香港作為國家的窗戶,是否應該要對外開放,等外國人來港後可以不用隔離,內地人來港後也不用隔離,讓他們可以在港自由接單,把香港重新打造回中國、香港通往國際的經濟橋樑,讓世界各國商人可以在港接單。作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大城市,外國人暫時不能飛到內地看貨版,他們可以全部來港,其實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只要內地的大公司來香港開一個辦公室,便可以接單了。
如今內地疫情也爆得厲害,內地什麼時候對外開關?目前仍是未知之數,這時候,香港反而應該要翻轉思維,政府不要整天發夢「清零」通關,而是應該重新和國際接軌,重新復原擔任國家窗口的責任,令中國的公司來港接單,推動中國經濟。
香港政府應該在抗疫問題上,在通關問題考慮多項解決措施,而不是只作單一思維。香港與內地通不到關,可能會影響到某些人,但是很多時,在處理某些特殊情況上,更應該特殊處理,特事特辦,如果一直中外兩邊封,香港才是最大的失敗者。所以香港應該要做回固有角色,做回國家的窗戶,接待來自世界各地想做生意的人。重新帶動香港經濟,除了可以幫助到香港經濟,也可以帶動到內地的訂單來港,令到香港的接單量上升。
在上世紀 80、90 年代,香港在經濟上一直擔任中國「窗戶」角色,那時香港經濟蓬勃,中國有不少訂單來港,全世界都來香港落單。2000 年之後,好多人,包括我自己,才開始跨過香港的中間公司,直接返內地看版落單。
但是,如今機會又來了,又可以做回以往模式,做回內地的窗戶,只要轉一轉模式,香港經濟一定有轉機。我完全不希望香港「雙失」,肯定說一句,假如我是特首,以目前形勢看出,香港有「危」,但有危便有機,一定要調轉思維,盡量爭取內地公司來港開設分公司,盡量恢復香港成為中國「窗口」的作用,令內地與香港的經濟與國際接軌。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香港的經濟便不會衰退,完全可以重新反彈,國家和香港都有訂單,經濟都不會衰退,這可是一個雙贏之方,只要全世界的生意人來港後,免隔離便可看版,香港很快便可以在經濟上出現一個新景象。
假如我是特首
林奕權
Comentarios